第三章 铜鼎

关灯
王瑾佑没有过多耽搁,匆匆下了山往村子里赶。

     背着筐正走着,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脆生生的呼唤: “瑾佑哥!” 回头一瞧,只见一个水灵的姑娘站在山道拐角,五官虽说不上精致,倒也端正耐看,配上笑意盈盈的眉眼,更是添了几分动人的神采。

     “盈妹!” 王瑾佑见女孩小跑着走近,转身从背篓里摸出一把浆果。

     “刚摘的红果儿,可甜了,你尝尝。

    ” “这,这不太好吧。

    ” 刘盈笑着低下了头,耳尖逐渐升起一抹绯红,青春期的女孩一向发育得比男孩早,她今年堪堪十一,已经出落得比十二岁的王瑾佑还要高上半个头。

     山风拂过,吹得刘盈鬓角的碎发轻轻飘动,天偷偷抬眼看了看王瑾佑被太阳映得发红的脸颊,心跳忽然快了几分。

     大青山附近的几个村子里,男女大多十四五岁便要成家,同辈玩伴之间,唯独二人走得格外近些,女孩心里早就有了想法。

     “哎呀,我还多着呢,拿着,菌子也捎些回去。

    ” 王瑾佑倒是没想太多,村里长辈里头,刘叔跟他家最是亲近,隔三岔五总要送些甜瓜来,如今碰见了他家闺女,自然要多照应着些。

     告别了刘盈,王瑾佑匆匆回到家中,把背篓往屋里头一放,拿起母亲放在桌上的饼子咬了一口,伸手在背篓里摸索着,将那铜鼎翻了出来。

     王瑾佑正翻弄着铜鼎,听见母亲唤他去田里送饭,便随手将铜鼎往墙角一搁,连带着手里那半块没吃完的饼子也被他塞了进去。

     “这就去!” 从母亲手里接过食盒,王瑾佑也不耽搁,三步并作两步就往自家田地里奔去。

     田野里,麦浪翻滚,空气中弥漫着麦草和泥土的芬芳。

    王瑾佑跑过田埂时,惊起几只正在觅食的麻雀,扑棱棱地飞向远方。

     王家有四个兄弟,长子王珩昭,次子王璟颜,三子王瑾佑,四子王瑜清,在青禾村里,但凡提起王家,任谁来了都得夸上一句好福气。

     可王福生心里却另有苦楚,四个儿子渐渐长大,他的担子反而愈发沉重。

    年岁不饶人,如今干半天农活就得歇上好一阵子。

     此刻他正蹲在田垄边,粗糙的手指捻着麦穗,估算着今年的收成。

    眉头间的皱纹更深了几分,看样子,今年的收成怕是又要比去年少上两成。

     眼看儿子们都要到成亲的年纪,青禾村虽不比城里,却也讲究体面。

    聘礼若是薄了,不仅脸上无光,兄弟间也难免生出芥蒂。

     这日子就像赶车,刚想歇口气,后头就有鞭子抽着走。

    王福生当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