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激励机制

关灯
“平时逢年过节,该走动的要走动,该表示的要表示。

    这不是巴结,是润滑剂,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 这些都是国营单位出身的王建国,在体制内摸爬滚打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江彻深以为然。

     他虽然有李科长这条线,但其他部门的关系,也确实需要用心经营。

     “王哥,您提醒得是。

    这方面,以后还要多依仗您出面周旋。

    ”江彻诚恳地说道。

     王建国摆了摆手:“都是分内之事。

    你把这么大的摊子交给我,我总得尽心尽力。

    ” 他看着江彻,眼神中充满了欣赏和感慨。

     这个年轻人,不仅有超越常人的商业嗅觉和魄力,更有这份从善如流的胸怀和用人不疑的气度。

     跟着这样的人干,他觉得浑身都是劲儿! 为了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江彻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团队建设。

     他并没有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口号和形式主义,而是实实在在地从提高员工待遇和福利入手。

     除了之前承诺的高工资和奖金,江彻还给王建国、张猛、孙慧以及李娟、陈小芳等老员工,都统一在县里的新华书店订购了最新的报刊杂志,鼓励他们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政策。

     他还特意从南方买回来几本关于商品陈列、销售技巧和客户服务的书籍,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讨论。

     “咱们‘江记商行’,卖的不仅仅是商品,更是服务和信誉。

    ”江彻在一次简短的内部会议上说道。

     “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以最专业的态度,最热情的服务,对待每一位顾客。

    ” 每个月底,江彻还会拿出商行利润的一部分,作为团队的活动经费。

     有时候是组织大家去县里新开的饭馆搓一顿,有时候是买些电影票请大家看电影,或者买些水果零食在店里开个小小的茶话会。

     这些在当时看来相当前卫的做法,让商行的员工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他们不再觉得只是在为老板打工,而是感觉自己是“江记商行”这个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