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是好人心

关灯
多的名声,还可以享受大乾王朝供奉,其中的好处简直不要太多。

     而且,捐赠的那些钱粮,到最后还会落到他们的手中的。

     虽然这其中会有所损耗,但是能成为天下贤明,即使他们付出再多,那也是值得的。

     这个第一,他必须要争。

     “陛下,刚才苏国公把他们家族的积蓄全部都拿了出来,我身为国舅爷,岂能屈居之后?” “只既然为了天下百姓谋福利,那我直接捐献一万担粮食,而且不需要大乾王朝来偿还,完全是我自愿!” 楚惊鸿听到这话,她的心跳不由得在不断加速。

     之前她借粮,这位国舅爷也就只拿出了一百多担粮食。

     此时,对方竟然直接拿出了一万担。

     她的心中不由得对高轩的计策更加信任。

     不管后续是否还有其它的计划,但她能够拿到这么多的粮食,这就已经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了。

     而且,到时候她准备把高轩派过去。

     这家伙足智多谋,虽然没有读过几年私塾,但却是天生的相国之才。

     小小的计策,便能够让朝堂百官都上了套! 河东道灾民有救了! 身为大乾王朝的君主,她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她的子民易子而食。

     高轩有此妙计,她心甚慰。

     借来的粮食越多,到时候翻倍的粮食也就越多,她现在对高轩不由得越发的相信,期待着后续的事宜。

     而那些朝堂之中的老狐狸,尤其是世家门阀的人,此时却依旧是一言不发。

     楚惊鸿真正想要借的粮食,其实是来自于门阀世家的。

     他们传承千年之久,家中钱粮无数。

     若是能够从他们的手中借来粮食,那才能够真正的赈灾。

     河东道的灾民近百万之数,一担粮食一百斤,经过沿途的剥削,到了百姓们的手中,恐怕十不足一。

     想要彻底解决旱灾,至少需要五十万担粮食。

     而现在满打满算加起来,也只是九万担而已。

     楚惊鸿随后沉声说道:“可还有其他人愿意借粮于朕?” 声音顿时安静下来。

     拿出粮食的全部都是跟随先帝打天下的那些老臣们,而他们也属于是大乾王朝的老勋贵,占据了朝堂三分之一的实力。

     现在,门阀世家的人中,却无一人开口。

     楚惊鸿想不通是为什么,这是给他们赚取名利的机会,为什么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