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领导眼中的高光时刻

关灯
他用力拍了拍胸口,发出沉闷的响声, “都是实打实的,经得起任何审计和检验。

    是我们东黄水镇卫生院全体同仁,在陈铭院长的带领下,披荆斩棘,用智慧和汗水,在贫瘠的土地上浇灌出的希望之花。

    ” 他刻意加重了“陈铭院长”几个字,眼神热切地瞟向史文斌局长,观察着领导的表情。

     旁边的秦光远主任,也适时地无缝衔接,语气沉稳中带着对上级的敬意: “我们县委张为民书记对‘东黄水模式’的探索和发展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全县重点改革项目和民生‘一号工程’。

    ” “从项目启动资金的优先拨付,到相关配套政策的强力倾斜;从积极协调引进医学院毕业生和退休老专家充实力量,到特批更新一批亟需的医疗设备……” “张书记都是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一路保驾护航,开绿灯。

    可以说,没有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全力支持,就没有‘东黄水模式’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的今天。

    ” 他这番话,既表了功,也把陈铭的成就巧妙地纳入了县委领导的大框架下。

     史文斌局长和随行的专家们听得极其专注,频频点头,脸上露出浓厚的兴趣和明显的赞许。

     几位年轻的随员更是拿出录音笔和小笔记本,刷刷地记录着,笔尖在纸上摩擦发出密集的沙沙声,眼神里充满了对陈铭这个基层院长的敬佩和对这些数据的震惊。

     他们原本以为基层的所谓“创新”不过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没想到竟有如此系统化的顶层设计、如此接地气的技术应用和如此令人振奋的成效。

     这简直是给全国基层医疗改革打了个样。

     考察团走到哪里,热情的乡亲们就自发地围拢到哪里,争相讲述自己的亲身体验,用最朴实的语言为陈铭和“东黄水模式”代言。

     “史局长,您可得好好表扬陈院长!” 一位刚拔完罐、后背还留着紫红色罐印、精神头十足的老大爷,挤到前面,嗓门洪亮, “俺这老寒腿,折磨了俺十几年。

    以前疼起来,炕都下不了。

    去省城大医院,排队挂号检查拿药,一趟下来好几千,跟割肉似的,效果还不咋地!” “陈院长给俺扎了几次针,开了几副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