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文坛秩事,考场之上

关灯
为替杜学政接风,两名好友特意在三鲜楼摆下宴席,请杜隐言会饮。

    三人乃同榜进士,结为知己,坐在三鲜楼上,真是心情畅快,意兴飞扬。

     说着说着,就说到一则前一阵子发生的南阳府文坛秩闻。

     三年前周分曹游玩映峰滩,上得朝山寺,饮酒之后偶得灵感,就在寺中墙壁上写了一个上联,但不管怎么敏思苦想,都想不到下联,只得怏然离去。

    此联成绝对,在南阳府文坛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这件事宋志远和杜隐言都知道,也曾想着要对出下联,以完成好友之憾,但总是难得佳句。

     前不久,杜审言游山玩水之际,忽而有所感,终于想到下联:日立传音,音下心意,意寓:泉水滴石绕余音。

     想出之后,心中欢喜,准备到南阳府后再告诉周分曹,给他一个意外之喜。

    但就在昨天宴会上,杜隐言将下联说出时,却被告知已经有人对出了,他这个属于第二份答案。

     没有抢到第一,这让杜隐言颇感郁闷,就问是谁先对出了,内容为何。

     周分曹就说那对出的下联为:“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 此句和杜隐言所想出来的,在形式上都可以说与周分曹的上联相当契合,没有明显瑕疵,相当工整。

    但内容上的比较,杜隐言的下联显得有点刻意空泛,有些不足。

     比较之下,“斧斤以时入山林”此句,锐气显露,胸有块垒,尤胜之。

     对不如人,杜学政倍感郁闷,就问作者是谁。

     可周分曹摇摇头,面露苦笑说不知。

     他真不知道。

     当日在朝山寺,陈三郎虽然当众落笔下墨,写出下联。

    可在场众人人,认识他的就秦羽书几个。

     被陈三郎打脸,秦羽书岂有帮他宣扬的道理?一语不发,闷闷离去。

     当消息散播开,人们再想找出对出下联者,就找不着人了。

    最关键的原因在于陈三郎挥毫之际,没有在后面署名——这是不常见的现象。

    但凡文人骚客,到景点胜地玩耍,有好诗好词,写出之后,肯定会留名的。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