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四洲水患
关灯
小
中
大
“标儿,昨日快奏,苏州、松州、嘉州、湖州,四处闹水患,此事你怎么看?”
回到宫中,刚坐下,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报,朱元璋就一个头两个大。
“你瞅瞅,这论车装的折子里,一半都是来跟咱家喊穷喊急的,水患闹成这个样子,都在说开仓放粮的事。
” “可要看谁能治理这水患,却都一个个成了哑巴!” “真是滑头!” 朱标近来在忙别的事务,四处闹水患的事,他只是听说,具体细节并不知晓。
听到父亲愁成这样,他便拿起一本来,细细读了一遍。
读完后,朱标的眉头也紧紧地皱了起来。
“江南水旱,松尤甚,连日大水。
” “上表说到,最严重的吴江县,湖海涌涨,平地水高数尺!” “又有成千上万的百姓,遭了殃!”朱标心里也不是滋味:“父皇,这苏松嘉湖,当真是是非之地!” 朱元璋感慨万分:“江南阴雨连绵,这是惯有的,历年历朝历代,都对这治理水患的事,分外头疼。
” “父皇,这理应速速按照旧例,施粥救灾,避免流民过多,造成更大的麻烦啊。
”朱标立刻道。
按理说这话当然没错,可朱元璋却无奈地摇了摇头。
“标儿,你还小,不知道这救灾其中的厉害。
” “你看看这堆成山的奏折,都是请奏救灾的,你真当这些底下的官是好心?是真心扑在救灾上?” “大约都是吃定了赈灾银的主意!” “哪里有几个真心实意的官?” “依咱看,这些光吃不干,罔顾人命的官,都得扒皮充草,抄家灭族!” 朱元璋是苦出身,这些当官的如何苛待底下的百姓,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昔日大元也曾有过黄河泛滥的时候,当时的主政者未必就不想治理,那都是底下的人没有执行到位。
官员吃了赈灾银子,克扣劳工,激起民愤,所以才有大乱。
想起种种前车之鉴,朱元璋只重重地叹了口气。
“先不说国库是否充盈,即便充盈,又有多少钱给这些当官的霍霍?” 此话一出,一向稳重的朱标也没了主意。
他到底年
“你瞅瞅,这论车装的折子里,一半都是来跟咱家喊穷喊急的,水患闹成这个样子,都在说开仓放粮的事。
” “可要看谁能治理这水患,却都一个个成了哑巴!” “真是滑头!” 朱标近来在忙别的事务,四处闹水患的事,他只是听说,具体细节并不知晓。
听到父亲愁成这样,他便拿起一本来,细细读了一遍。
读完后,朱标的眉头也紧紧地皱了起来。
“江南水旱,松尤甚,连日大水。
” “上表说到,最严重的吴江县,湖海涌涨,平地水高数尺!” “又有成千上万的百姓,遭了殃!”朱标心里也不是滋味:“父皇,这苏松嘉湖,当真是是非之地!” 朱元璋感慨万分:“江南阴雨连绵,这是惯有的,历年历朝历代,都对这治理水患的事,分外头疼。
” “父皇,这理应速速按照旧例,施粥救灾,避免流民过多,造成更大的麻烦啊。
”朱标立刻道。
按理说这话当然没错,可朱元璋却无奈地摇了摇头。
“标儿,你还小,不知道这救灾其中的厉害。
” “你看看这堆成山的奏折,都是请奏救灾的,你真当这些底下的官是好心?是真心扑在救灾上?” “大约都是吃定了赈灾银的主意!” “哪里有几个真心实意的官?” “依咱看,这些光吃不干,罔顾人命的官,都得扒皮充草,抄家灭族!” 朱元璋是苦出身,这些当官的如何苛待底下的百姓,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昔日大元也曾有过黄河泛滥的时候,当时的主政者未必就不想治理,那都是底下的人没有执行到位。
官员吃了赈灾银子,克扣劳工,激起民愤,所以才有大乱。
想起种种前车之鉴,朱元璋只重重地叹了口气。
“先不说国库是否充盈,即便充盈,又有多少钱给这些当官的霍霍?” 此话一出,一向稳重的朱标也没了主意。
他到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