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破而后立,才是朱家军的宿命
关灯
小
中
大
听到朱由检的话,李定国眼中露出了动容之色。
的确,若是多尔衮真的入关成功了,大明在灭亡的同时,类似于靖康之耻这样的悲剧,绝对无法避免。
甚至可能比靖康之耻更加的黑暗和耻辱! 这同样也是李定国绝对不能容忍的! “这也是朕为什么成立朱家军的目的。
” “老朱家的子孙,只能死在战场上,绝对不能重蹈靖康之耻的覆辙!” 朱由检见李定国已经明白了自己的用意,用更是坚定的语气继续补充道。
“可一旦上了战场,死伤在所难免!” 李定国震撼于朱由检的想法和决心,心头佩服的同时,也不由开口提醒道。
“你说得对。
” “在战场上,死伤自然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但朕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朱家儿郎在战场上死的越多,大明得脊梁骨也就越挺直!” “你不需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你需要做的,就是训练好这支朱家军,同时带着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用他们的鲜血,来替大明换取永久的安宁!” 朱由检自然知道李定国在顾虑什么,更是开门见山地说道。
闻言,李定国顿时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他怎么都没想到,朱由检居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言外之意,他自然听出来了。
这些朱家军,大部分都是要送上战场当炮灰的,毕竟平日里全都是养尊处优的存在,即便是短时间内接受了军事训练,又能有多大的作为和战斗力可言? 无非也就是人数众多,多了个人数上的优势而已。
说白了,能不能比张献忠麾下那大部分的散兵游勇厉害都不一定呢! 但朱由检有句话说的没错。
那就是朱家军在战场上死的人越多,大明的脊梁骨也就会越挺直。
同样的,能够在战场上顺利活下来的那批朱家军,也将会真正蜕变为能够守护大明的精锐! 这样的精锐不需要太多,十万朱家军,最终能活着留存下来两三万人,那么这两三万人,必然
的确,若是多尔衮真的入关成功了,大明在灭亡的同时,类似于靖康之耻这样的悲剧,绝对无法避免。
甚至可能比靖康之耻更加的黑暗和耻辱! 这同样也是李定国绝对不能容忍的! “这也是朕为什么成立朱家军的目的。
” “老朱家的子孙,只能死在战场上,绝对不能重蹈靖康之耻的覆辙!” 朱由检见李定国已经明白了自己的用意,用更是坚定的语气继续补充道。
“可一旦上了战场,死伤在所难免!” 李定国震撼于朱由检的想法和决心,心头佩服的同时,也不由开口提醒道。
“你说得对。
” “在战场上,死伤自然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但朕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朱家儿郎在战场上死的越多,大明得脊梁骨也就越挺直!” “你不需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你需要做的,就是训练好这支朱家军,同时带着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用他们的鲜血,来替大明换取永久的安宁!” 朱由检自然知道李定国在顾虑什么,更是开门见山地说道。
闻言,李定国顿时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他怎么都没想到,朱由检居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言外之意,他自然听出来了。
这些朱家军,大部分都是要送上战场当炮灰的,毕竟平日里全都是养尊处优的存在,即便是短时间内接受了军事训练,又能有多大的作为和战斗力可言? 无非也就是人数众多,多了个人数上的优势而已。
说白了,能不能比张献忠麾下那大部分的散兵游勇厉害都不一定呢! 但朱由检有句话说的没错。
那就是朱家军在战场上死的人越多,大明的脊梁骨也就会越挺直。
同样的,能够在战场上顺利活下来的那批朱家军,也将会真正蜕变为能够守护大明的精锐! 这样的精锐不需要太多,十万朱家军,最终能活着留存下来两三万人,那么这两三万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