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纨绔
关灯
小
中
大
邹府尹的面色忽明忽暗,红了又白,白了又红,方才晃过神来,用力拍了几下惊堂木,肃静!肃静!
玉城冷冰冰盯着徐公子,眼睛恨不能放出飞剑来。
邹府尹示意玉城把簪子放下再说话,玉城也算给面子,把簪子插回了头上,重新又恭顺地跪在了地上。
邹府尹小心谨慎地问道:“那你是打算要多少银子?” “这是小人的命,无法用要银子衡量。
。
。
” “那你要什么?”邹府尹和徐公子几乎异口同声地问出了声。
玉城头也不抬,依然还是低眉顺眼地轻轻飘出几个字:“我要他留下一只手。
。
。
” 第五十七章 声音不大,但寂静之中所有人都听清了。
区区几个字,就仿佛几滴水迸进了滚沸的油锅,堂上堂下哗然一片,爆炸了一般。
。
。
连一直被玉城叮嘱不允许开口说话的周浑,以及站在人群中的陆沉听了,也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
。
。
邹府尹头皮发麻,冷汗都出来了。
。
。
这原本就是个不入流的街边打架斗殴案,哪怕涉及功勋权贵之后,基本上在顺天府也就可以解决了。
可一旦有人血溅公堂,哪怕只是个平民,把命搭在这了、又或者是功勋权贵之后把手剁了,这案件的性质可就大变了呀!往小了说得上到刑部,再厉害点的就要三法司介入了呀! 无论是不是这个如花似玉的小哥哥口出狂言、信口胡诌,邹府尹那颗京官难做的心都跳的乱了节拍,眼角余光扫了下师爷,师爷挤了挤眼睛,示意先撤! 邹府尹回过神来,用力拍了几下惊堂木,大声吓道:“此案疑点众多,需继续搜集证据,择日再审!退堂。
。
。
” 说完,一干顺天府人等即刻撤离,头也不回。
油锅般的百姓也哗啦一声,潮水般散了。
倒是有那无遮拦的人说了不中听的话:“说到底还不都是官官相护四个字喽!现在就看谁背后的官儿更大罢了。
。
。
” 人群散去后,一个黑衣人却依然站立不动,格外显眼——大白天的身穿黑绸飞鱼服,腰间悬铁牌;一双鹰目冷如寒铁,审视着堂下的众人,默不出声。
可不就是那让文武百官闻风丧胆、半夜里想起都会睡不着觉的正五品掌刑千户小雷喽! 玉城与小雷眼睛对视了一下,微微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对着徐公子冷冷留下了一句话: “今日这匾就留给徐公子了,想砸便砸,小人这条贱命想取也可以随时来取!” 说完,便领着自家那二三十个小伙子扬长而去了! 今日无论审判结果如何,泷阳雅筑这个名头算是在京城里炸了雷了!尤其当这二、三十名年轻俊美的白衣男子,自顺天府鱼贯而出、招摇过市,真可谓是素雪惊鸿,暗浪卷街,任你有心无心、有钱没钱,哪个能不多看一眼,多打听一句! 堂上此刻就只剩下了目瞪口呆的徐公子及家丁,以及冷冰冰、无表情的小雷了。
小雷知道徐公子看到自己了,哼了一声,便也扭身扬长而去。
徐公子虽然冲动、跋扈,但却不傻—— 他可能不认识顺天府尹,可能不认识匾上的字,但绝对不可能不认识小雷!别说他身上世袭的只是个锦衣卫千户的虚衔,今日哪怕是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本人来了,见到只是正五品的小雷,也得忌惮三分行个礼。
徐公子不由得心内苦海翻涌,两腿发软站不起身来,今日这是捅了马蜂窝了呀!谁知道这个美貌如小娘子一般的人儿,背后居然有东厂的庇佑呢! 徐公子又在那极力回想——当日为什么要砸匾啊。
。
。
其实当时也没说刻意要砸那个匾。
。
。
只是顺手、随手打打砸砸、红了眼而已,可能只是不小心碰到了。
。
。
可如今话都说去了。
。
。
想抵赖也赖不掉的了。
。
。
那这匾是留在这还是抬回去? 玉城这边儿,被家中扬眉吐气的小伙子们簇拥着一路回到了雅筑,这份胆识和气魄,这份排场和阵仗,众人无有不服! 陆沉也尾随了回来,问道:“看到小雷了?” 玉城嗯了一声,“应该是老祖宗派过来给我撑场面的吧!” 陆沉点了点头,“这事儿到了这个份上,剁手就算了吧。
。
。
你的气也出了。
。
。
赔点银子。
。
。
好歹还是给他徐家留点面子。
。
。
” 玉城微微一笑:“那是当然!我要他那脏手有个屁用?不过就是给他个教训。
。
。
顺便也警告一下其他人。
。
。
这买卖你可以看不起,但人可不是好欺负的!” 陆沉哈哈一笑,说道:“我就知道你是个不肯吃亏的。
。
。
今日你们这群人呼啦啦地游街一般,只怕以后你们的生意更是要忙不过来喽!” 玉城也笑着切了一声,替我谢谢老祖宗,孙儿没有给老祖宗丢脸! 徐公子那边儿,回到府上,挨了一顿好打! 徐公子的伯父定国公徐文璧,本事没多大,但官场中见风使舵的眼力见儿却还是极好的!他自己,本人,就曾亲自去过泷阳雅筑帮衬过!倒不是图那英俊健硕的小伙子,单单就是为了捧张公公的场,朝中谁人不知那匾是出自书法大家张公公的手笔?结果就是自己这个杀千刀的亲侄子不开眼,硬生生给砸了!还居然敢在公堂之上大放厥词,唯恐人家不知道? 第二日,徐公子便捧着大大小小的礼盒,低三下四、做小伏低地上门致歉了。
当然,玉城也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客客气气、笑呵呵地陪着徐公子来到了顺天府,找到了邹府尹,说是二人私下调解,已经没事了! 具体怎么个调解法呢? 首先,泷海受伤、徐公子掉牙,二人算是扯平了,互不追究。
泷海遭受的那个耳光,也在徐公子主动积极的请求下,被泷海轻飘飘地还回去了。
其次,所有损坏的财物,徐公子都按原价赔偿,玉城出示了账本,绝不多要一文钱!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重修停业期间的损失,就以徐公子连续包场三日的方法抵算——也就是重装开业之后的头三天,一向大手笔的徐公子包场了!随他邀请什么亲朋好友也好,狐朋狗友也好,除了客人私下加项的、采购的费用自付之外,其余的徐公子全包了。
。
。
大家各让一步,就算是不打不相识吧! 重开之日,陆沉带来了张公公的贺礼,以及三条“口谕”—— 第一条:为了这种人、这种事儿以死相逼,不值当的!平白的轻贱了自己的性命,以后遇事时多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玉城连连点头称是,并保证下不为例。
第二条:满世界散布徐公子鸡巴小又不中用的谣言,使得徐公子成为全城的笑柄,这对于一个纨绔浪荡子来说,与败坏一个清白女子的名节有何区别?虽有效,却下作!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玉城撅了撅嘴,嘀咕道:“我这不也就是想造造势,吸引更多百姓来现场监督审案嘛!那最有效的办法,可不就是这种腥膻的花边儿新闻喽。
。
。
” 第三条:雅筑的生意虽好,但毕竟也是个上不得台面儿的勾当!要想不被人欺负,再想想有没有其它生意可做? 这一条,玉城万分诚恳地、虚心地接受了。
老祖宗手把手教授玉城为人处事的道理,就像教导自己的亲孙子一样,玉城不由得眼圈儿一红,想起了当初也曾对自己呵护备至的祖父祖母。
再打开张公公的贺礼,依然是一幅字,写的是唐代诗人李乔的一首《泷》: 岭外飞电明, 夜来前山雨。
疾流翻石壁, 喷薄上林莽。
全诗无一句直写“泷”字,却处处捕捉到了泷的魂魄和男性的阳刚情趣。
落款处依然没写名字,但盖了个私章。
细看那章上的字——金成? 陆沉点了点头,这可不就是老爷的名讳? 原来这“金成”合在一起,就是张铖的铖字! 玉城喜的看了一遍又一遍,真好!真好! 话说到老祖宗的第三条口谕,玉城便问陆沉,老祖宗可有什么好的生意介绍吗? 陆沉赶紧摇了摇头,老爷忙的脚不沾地,哪里管的了这许多? “那。
。
。
老祖宗最近忙的事情里边,有没有哪件事是跟做生意相关的。
。
。
” 陆沉挠了挠头,想了半天,忽然想起来:“最近才哥经常来找老爷说事儿,是关于要在大同、宣府、山西等地开通互市的事儿,说是可以通过开设边境贸易来缓和与蒙古各部的冲突。
。
。
话说这么多年,两边儿打来打去的,主要是因为蒙古人除了草原之外,没有其它的谋生手段,极度依赖我们这边的粮食、布匹、铁器等物资。
春夏还好,靠天吃饭、有牛有羊,可一旦入了冬就没办法活了。
。
。
所以他们才会一到秋冬就寻思着过来打、过来抢!而我们这边其实也需要他们的马匹和毛皮。
如果互市开了,解决了双方的需求,也算是互惠互利吧!这事儿李将军也知道的。
。
。
” “那为什么是才哥老来找老祖宗说事儿呢?” “因为这事儿,主要归他们市舶司管啊。
。
。
正对口。
。
。
” 玉城闻听此言,仿佛入定了一般,沉思了许久。
陆沉也不敢打断,怕是惊了玉城的思绪。
直到玉城自己醒过来了,问道:“老爷下次回府休沐的时候,千万千万记得通知我!我有一计献上。
。
。
”
邹府尹示意玉城把簪子放下再说话,玉城也算给面子,把簪子插回了头上,重新又恭顺地跪在了地上。
邹府尹小心谨慎地问道:“那你是打算要多少银子?” “这是小人的命,无法用要银子衡量。
。
。
” “那你要什么?”邹府尹和徐公子几乎异口同声地问出了声。
玉城头也不抬,依然还是低眉顺眼地轻轻飘出几个字:“我要他留下一只手。
。
。
” 第五十七章 声音不大,但寂静之中所有人都听清了。
区区几个字,就仿佛几滴水迸进了滚沸的油锅,堂上堂下哗然一片,爆炸了一般。
。
。
连一直被玉城叮嘱不允许开口说话的周浑,以及站在人群中的陆沉听了,也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
。
。
邹府尹头皮发麻,冷汗都出来了。
。
。
这原本就是个不入流的街边打架斗殴案,哪怕涉及功勋权贵之后,基本上在顺天府也就可以解决了。
可一旦有人血溅公堂,哪怕只是个平民,把命搭在这了、又或者是功勋权贵之后把手剁了,这案件的性质可就大变了呀!往小了说得上到刑部,再厉害点的就要三法司介入了呀! 无论是不是这个如花似玉的小哥哥口出狂言、信口胡诌,邹府尹那颗京官难做的心都跳的乱了节拍,眼角余光扫了下师爷,师爷挤了挤眼睛,示意先撤! 邹府尹回过神来,用力拍了几下惊堂木,大声吓道:“此案疑点众多,需继续搜集证据,择日再审!退堂。
。
。
” 说完,一干顺天府人等即刻撤离,头也不回。
油锅般的百姓也哗啦一声,潮水般散了。
倒是有那无遮拦的人说了不中听的话:“说到底还不都是官官相护四个字喽!现在就看谁背后的官儿更大罢了。
。
。
” 人群散去后,一个黑衣人却依然站立不动,格外显眼——大白天的身穿黑绸飞鱼服,腰间悬铁牌;一双鹰目冷如寒铁,审视着堂下的众人,默不出声。
可不就是那让文武百官闻风丧胆、半夜里想起都会睡不着觉的正五品掌刑千户小雷喽! 玉城与小雷眼睛对视了一下,微微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对着徐公子冷冷留下了一句话: “今日这匾就留给徐公子了,想砸便砸,小人这条贱命想取也可以随时来取!” 说完,便领着自家那二三十个小伙子扬长而去了! 今日无论审判结果如何,泷阳雅筑这个名头算是在京城里炸了雷了!尤其当这二、三十名年轻俊美的白衣男子,自顺天府鱼贯而出、招摇过市,真可谓是素雪惊鸿,暗浪卷街,任你有心无心、有钱没钱,哪个能不多看一眼,多打听一句! 堂上此刻就只剩下了目瞪口呆的徐公子及家丁,以及冷冰冰、无表情的小雷了。
小雷知道徐公子看到自己了,哼了一声,便也扭身扬长而去。
徐公子虽然冲动、跋扈,但却不傻—— 他可能不认识顺天府尹,可能不认识匾上的字,但绝对不可能不认识小雷!别说他身上世袭的只是个锦衣卫千户的虚衔,今日哪怕是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本人来了,见到只是正五品的小雷,也得忌惮三分行个礼。
徐公子不由得心内苦海翻涌,两腿发软站不起身来,今日这是捅了马蜂窝了呀!谁知道这个美貌如小娘子一般的人儿,背后居然有东厂的庇佑呢! 徐公子又在那极力回想——当日为什么要砸匾啊。
。
。
其实当时也没说刻意要砸那个匾。
。
。
只是顺手、随手打打砸砸、红了眼而已,可能只是不小心碰到了。
。
。
可如今话都说去了。
。
。
想抵赖也赖不掉的了。
。
。
那这匾是留在这还是抬回去? 玉城这边儿,被家中扬眉吐气的小伙子们簇拥着一路回到了雅筑,这份胆识和气魄,这份排场和阵仗,众人无有不服! 陆沉也尾随了回来,问道:“看到小雷了?” 玉城嗯了一声,“应该是老祖宗派过来给我撑场面的吧!” 陆沉点了点头,“这事儿到了这个份上,剁手就算了吧。
。
。
你的气也出了。
。
。
赔点银子。
。
。
好歹还是给他徐家留点面子。
。
。
” 玉城微微一笑:“那是当然!我要他那脏手有个屁用?不过就是给他个教训。
。
。
顺便也警告一下其他人。
。
。
这买卖你可以看不起,但人可不是好欺负的!” 陆沉哈哈一笑,说道:“我就知道你是个不肯吃亏的。
。
。
今日你们这群人呼啦啦地游街一般,只怕以后你们的生意更是要忙不过来喽!” 玉城也笑着切了一声,替我谢谢老祖宗,孙儿没有给老祖宗丢脸! 徐公子那边儿,回到府上,挨了一顿好打! 徐公子的伯父定国公徐文璧,本事没多大,但官场中见风使舵的眼力见儿却还是极好的!他自己,本人,就曾亲自去过泷阳雅筑帮衬过!倒不是图那英俊健硕的小伙子,单单就是为了捧张公公的场,朝中谁人不知那匾是出自书法大家张公公的手笔?结果就是自己这个杀千刀的亲侄子不开眼,硬生生给砸了!还居然敢在公堂之上大放厥词,唯恐人家不知道? 第二日,徐公子便捧着大大小小的礼盒,低三下四、做小伏低地上门致歉了。
当然,玉城也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客客气气、笑呵呵地陪着徐公子来到了顺天府,找到了邹府尹,说是二人私下调解,已经没事了! 具体怎么个调解法呢? 首先,泷海受伤、徐公子掉牙,二人算是扯平了,互不追究。
泷海遭受的那个耳光,也在徐公子主动积极的请求下,被泷海轻飘飘地还回去了。
其次,所有损坏的财物,徐公子都按原价赔偿,玉城出示了账本,绝不多要一文钱!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重修停业期间的损失,就以徐公子连续包场三日的方法抵算——也就是重装开业之后的头三天,一向大手笔的徐公子包场了!随他邀请什么亲朋好友也好,狐朋狗友也好,除了客人私下加项的、采购的费用自付之外,其余的徐公子全包了。
。
。
大家各让一步,就算是不打不相识吧! 重开之日,陆沉带来了张公公的贺礼,以及三条“口谕”—— 第一条:为了这种人、这种事儿以死相逼,不值当的!平白的轻贱了自己的性命,以后遇事时多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玉城连连点头称是,并保证下不为例。
第二条:满世界散布徐公子鸡巴小又不中用的谣言,使得徐公子成为全城的笑柄,这对于一个纨绔浪荡子来说,与败坏一个清白女子的名节有何区别?虽有效,却下作!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玉城撅了撅嘴,嘀咕道:“我这不也就是想造造势,吸引更多百姓来现场监督审案嘛!那最有效的办法,可不就是这种腥膻的花边儿新闻喽。
。
。
” 第三条:雅筑的生意虽好,但毕竟也是个上不得台面儿的勾当!要想不被人欺负,再想想有没有其它生意可做? 这一条,玉城万分诚恳地、虚心地接受了。
老祖宗手把手教授玉城为人处事的道理,就像教导自己的亲孙子一样,玉城不由得眼圈儿一红,想起了当初也曾对自己呵护备至的祖父祖母。
再打开张公公的贺礼,依然是一幅字,写的是唐代诗人李乔的一首《泷》: 岭外飞电明, 夜来前山雨。
疾流翻石壁, 喷薄上林莽。
全诗无一句直写“泷”字,却处处捕捉到了泷的魂魄和男性的阳刚情趣。
落款处依然没写名字,但盖了个私章。
细看那章上的字——金成? 陆沉点了点头,这可不就是老爷的名讳? 原来这“金成”合在一起,就是张铖的铖字! 玉城喜的看了一遍又一遍,真好!真好! 话说到老祖宗的第三条口谕,玉城便问陆沉,老祖宗可有什么好的生意介绍吗? 陆沉赶紧摇了摇头,老爷忙的脚不沾地,哪里管的了这许多? “那。
。
。
老祖宗最近忙的事情里边,有没有哪件事是跟做生意相关的。
。
。
” 陆沉挠了挠头,想了半天,忽然想起来:“最近才哥经常来找老爷说事儿,是关于要在大同、宣府、山西等地开通互市的事儿,说是可以通过开设边境贸易来缓和与蒙古各部的冲突。
。
。
话说这么多年,两边儿打来打去的,主要是因为蒙古人除了草原之外,没有其它的谋生手段,极度依赖我们这边的粮食、布匹、铁器等物资。
春夏还好,靠天吃饭、有牛有羊,可一旦入了冬就没办法活了。
。
。
所以他们才会一到秋冬就寻思着过来打、过来抢!而我们这边其实也需要他们的马匹和毛皮。
如果互市开了,解决了双方的需求,也算是互惠互利吧!这事儿李将军也知道的。
。
。
” “那为什么是才哥老来找老祖宗说事儿呢?” “因为这事儿,主要归他们市舶司管啊。
。
。
正对口。
。
。
” 玉城闻听此言,仿佛入定了一般,沉思了许久。
陆沉也不敢打断,怕是惊了玉城的思绪。
直到玉城自己醒过来了,问道:“老爷下次回府休沐的时候,千万千万记得通知我!我有一计献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