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三套房

关灯
陈凤霞立刻调整了自己的购房计划。

     她穿越前,江海的地铁已经开到了十号线,可谓是四通八达,所谓的地铁房也遍地都是。

     但陈凤霞可没心思等这么长时间,她必须买升值最快的房。

    那就是沿着一二号线走的地铁房。

     脑海中的两条线路展开,花了不到半分钟,陈凤霞的目光就落到了上元区。

    准确点儿讲,现在应该叫上元县。

     2000年之前,在江海市人眼中,上元还是农村的农村。

     别说大家还没什么购买商品房的意识了,就是有,谁会跑农村买房去。

    国内又不是国外,还在农村弄个别墅。

     即便是2000年,上元撤县划区,可在□□海人看来,这里依然是农村。

    但短短的十年时间,上元就已经发展为全市GDP最高的区,后面更是一路绝尘,成为全国都排的上号的经济强区。

     相应的,当初看不起上元的江海人,也对着上元的房价望洋兴叹了。

    新开的楼盘已经五万一平方了,勒紧裤腰带也买不起啊。

     陈凤霞做钟点工的人家明明都住着大平层,却还懊恼当初自己没眼光。

     当年单位在上元搞了小别墅,就不到二十万的内部价,三层别墅啊,他们两口子却嫌那边是农村,宁可要了市中心的一套房。

     时间不到二十年,别墅价格已经过了两千万。

    市中心的老破小却卖不出价格来了,挂了四百万都没能出手。

     陈凤霞没钱买别墅,眼下二十万对她来说也是天价。

    况且人家那是内部价,哪有她一个打工妹沾手的机会。

     她要看的是江海刚开发的楼盘。

     郑国强说的没错,前几年的房地产热真是烧得人头昏眼花,即便是县城也有新盖的楼盘。

     一开始这些房子的销售目标是外国人跟侨胞,后来发现好像没那么多洋人跟洋买办,开发商退而求其次,将目光对上了本地的有钱人,像国企的职工、老师还有医生这些有稳定工作的人,都是他们的销售对象。

     可惜这些人基本上都有单位分房,完全不觉得自己有掏钱买房的必要。

    于是炒得再热的地皮只要房子卖不出去,那就只能砸在手上。

     为了卖房,开发商也是费尽了心思呢。

     陈凤霞带着儿女问了通人,找到售楼处门口的时候,里头的工作人员都不嫌弃她身上寒酸的穿着,直接热情地招呼人进去介绍:“大姐,你要买房吗?” 这可真是没鱼虾也行,拉个人冲人气也算是开张了。

     陈凤霞原本做好了看人白眼的机会,这会儿茶水送到她手上,她还有些发愣。

     也是,私人做买卖就跟那个肯德基麦当劳一样,甭管心里头怎么想,脸上总归是客客气气,叫人看了心里都舒坦。

     她点点头,开门见山:“你们的房子都在什么地段,又有哪些户型啊?” 售楼小姐心中一喜,没想到自己居然撞大运,好像真捡了个想买房的顾客。

     看来真没错,这年头的有钱人说不来的。

     看着灰不溜秋的农村妇女,说不定人手上就有好几万,直接一个布包就挎过来把房款交了。

    做买卖的人嘛,你哪知道她有多少钱。

     售楼小姐立刻热情洋溢地开始宣传:“我们的房子地段都好得很呢。

    着看这边,鸿运小区就是我们开发的,就在县政府边上,位置好的没话讲,实验小学跟实验幼儿园在街对面。

    你家两个小孩上学也不用烦神。

    ” 她一边说一边偷偷看陈凤霞的脸色,想瞧出点儿端倪来,却发现这农村妇女还挺沉得住气,居然没露出点儿喜怒变化。

     陈凤霞听她介绍完了,才喝了口杯子里头的茶水,大麦茶,她挺喜欢这个味道的。

     准备买房的人说话慢悠悠:“小姑娘,我也不瞒你,我买房一个看格局,一个要看风水的,房子落在什么地方,对我来讲很重要。

    ” 售楼小姐心花怒放,她没猜错,这绝对是家里头做买卖的。

     这年头谁最迷信风水,肯定是做生意的人呗。

    这种人看中了房子都不讲价,立刻买下,就求个好兆头。

     “没问题。

    ”售楼小姐笑容满面,“大姐,实不相瞒,其实我们老板也很讲究这个。

    房子嘛,跟人一辈子的东西,不讲究不行。

    你放心,我们的房子都是请老先生看过的,绝对旺住进去的人。

    ” 陈凤霞却摇头:“还有其他位置吗?你们开发的房子都在这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