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高中怎么办

关灯
续待在学校里。

    有单门独户的宿舍,有教学奖金,可不就是未来的希望嚒。

    只这希望不仅是学校给的,也要有学生给予的。

    学生的表现就是老师的工作成果啊。

     怀揣着这份心思,陈老板去学校看开学仪式时,就特别关心了下这届初三学生初二期末考试的情况。

    石子路学校不自己出卷子,而是用全市中小学生统考试卷,目的就是为了大家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

     之前有些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者尤其是压根就没正经老师的学校会故意将试卷出的非常简单,好让家长产生“我家小孩在这里学的还不错”的错觉,以便于留下生源。

     到了石子路学校,老师可不会这样哄着他们。

    是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将来你要升学的,又不是只跟自己窝里的人竞争。

     王校长挺满意的:“蛮好的,初一时基础差学习习惯糟糕,慢慢的也带出来了。

    ” 主要是让小孩看到了希望,一个是学习好有出路,将来不用又辛苦又挣不到钱还因为没文化被人当成傻子偏了再临了甚至不知道该怎么维护自己的利益。

    另一个就是努力有收获,九年义务教育,只要是正常智力肯认真学习下功夫,没有真掌握不了知识的道理。

     “今年这些小孩,考上职高、中专的应该起码能达到一半以上。

    ” 陈凤霞等着下面的话,却久久没下文。

    她奇怪道:“那高中呢?能上几个市重点几个省重点啊?” 那个,虽然狂妄,但她家明明当年在老家的时候考的县中也是四星级高中啊。

    学校也不止她一个人考上的。

     同是农民工家的娃娃,她相信石子路学校的小孩不差。

     王校长比她更奇怪:“没有高中啊。

    要上高中的话,小孩都得回原籍考试,哪里来的高中。

    ” 陈凤霞一愣,旋即才猛然想起。

    是的,没错,这个时代外来务工人员的小孩是不允许在江海升学上高中的。

     上辈子她跟丈夫之所以决定让女儿回老家上初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

    她家明明成绩那么好,将来是要上大学的,怎么能念职校,早早出来工作。

     陈凤霞对中职教育没意见。

    她婚纱影楼以及房产中介的好多员工还都是夜校进修过的,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发展意义非凡。

    她郁闷的是凭什么剥夺民工家小孩上高中,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能不能考上学是一回事,你给不给人同场公平竞争的权利是另外一回事。

     父母在外地打工,初中毕业才十五六岁的娃娃就被迫离开父母身旁回老家上高中,先不提多年离乡能否适应的问题,就说孩子一个人孤零零的,该有多可怜。

     唉,不能想。

    一想她就想到她家孤孤单单被拉去军训的明明,她眼泪水都要忍不住了。

    她家明明,最怕孤单了,就喜欢跟家人待在一起。

    所以上辈子,虽然明明跟他们这对爹妈的关系紧张,却依然让他们住在自己家里。

     陈凤霞越想越替石子路学校的孩子难受,真是太欺负人了,凭什么?嘴上讲人人平等,连教育权都不平等,还谈个屁的平等。

     王校长看她气愤不已的模样,还要反过头来安慰她:“已经在进步了,之前是连中职中专都不收的,统一回原籍自己想办法去。

    社会发展都是被社会矛盾逼出来的,以后进城务工的人更多了,小孩多了,矛盾激烈了,说不定就会有人出来解决了。

    ” 话糙理不糙,权利都是自己争取来的啊。

    没有当初丰城的事,农业税到现在估计还是铁板一块。

    眼下,不是有地方试点取消了嚒。

     陈凤霞明白王校长说的是正理,但她到底不甘心,还是想试一试。

    要说九年义务要国家掏钱难办也就算了,那民办高中总没问题吧。

    你城里的公立高中不收人,我自己办个高中接收小孩上学总可以吧。

     说实在的,都是爹妈,都是当过农民工的人,小孩能上高中将来有机会读大学,哪个愿意他们不进一步升学哦。

     陈凤霞打定主意就鼓足勇气去教育局问政策。

    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不要看现在城市都嫌人多,往外驱赶盲流。

    到以后你看着,所有城市都要开展抢人大战。

    你让娃娃在你这里上高中,以后就算不留在江海上大学而是考出去了,人家也把江海当成自己的家乡,情感上就愿意回来工作。

    凤栖梧桐,有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有了金凤凰,你还愁城市没发展? 奈何陈老板大道理讲了一箩筐,教育局领导却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她。

     人家也不吭声,就由着陈凤霞说得口干舌燥,一杯茶都压不下嘴里干得起火星。

     教育局去石子路学校视察过好几回,领导和陈凤霞也算熟悉了。

    双方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加上郑国强又顺利重返上元当上了名义上的二把手实际上的当家人之后,相处的甚至可以用融洽两个字。

    就连石子路学校的校园勤工俭学模式,教育局都三番五次说要在全市推广,可惜到今天也没真正开始。

    也是,学校是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的,并不是教育者想怎样就怎样。

     现在,领导看着陈凤霞,也努力做出心平气和的模样,还主动给她添茶水:“你坐你坐,别客气。

    你说的这些,其实我们都考虑过。

    我知道我们这些人在你们看来就是尸位素餐的代名词。

    ” 陈凤霞赶紧否认:“没有没有,领导你妄自菲薄了。

    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