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谁才是主角
关灯
小
中
大
样,说话磕磕绊绊:“这,这都生小孩了?”
陈凤霞点头:“是啊,上个月生的,七斤半重的小子。
” 她接到喊她过去喝满月酒的电话时也目瞪口呆,她压根不知道这事。
吴若兰一本正经:“那可真不错,不然他们家又要招赘了吧。
” 陈敏佳哈哈笑:“就是女儿也没事,拉海不是少数民族嚒,他家可以生二胎的。
” 吴若兰点头:“那他家小孩肯定跟拉海一个民族,太划算了,以后升学还能加分。
” 不愧是高中生啊,这一开口就能歪楼到高考话题上去。
陈凤霞拍她俩肩膀:“你俩努力,江外保送率这么高,你俩争取保送吧,也少受回考试的煎熬。
” 陈文斌摸着下巴问他姐:“既然是周向东家女儿生小孩满月,那我是不是也应该过去喝杯喜酒啊?” “随你,反正电话打过来是喊我们全家。
不过阿爹阿妈明天才能回来,桂芳厂里也在赶订单,国强今年除夕都值班,随便你吧。
” 陈文斌一听,感觉自己更应该过去了,起码礼数要尽到。
陈凤霞奇怪:“你不是要拍戏来着吗,能有空?” 陈文斌不以为意地挥挥手:“嗐,我又不是主角。
不过你一讲我想起来了,得把剧组也拉到桃林村去。
我记得他们村附近有不少抛荒的田吧。
刚好,咱们镇上已经没荒地了,让他们去那边取景。
不然村庄变化前的场景没办法拍。
” 不知道为什么,陈凤霞老觉得这人说话可真是凡尔赛。
噢哟,不就是他搞蔬菜种植水产养殖弄一村一品起了成效,全镇几个村的人都晓得田里能挣钱,舍不得抛荒土地了嚒。
非得用这手段炫耀。
导演一听他们是过去喝小孩的满月酒,立刻来了兴趣:“走走走,一块儿过去。
” 剧里有场戏背景就是村民家里摆满月酒。
大场景调动群众演员太费事,而且附近几个村里的人似乎没有猫冬的概念,都在田间地头忙着弄菜起网捕捉鱼虾,个个都不是等在原地就为了好让自己上回电视的角色。
既然如此,那能蹭的免费大场面那必须得赶紧蹭起来,省得再费二道事了。
陈凤霞想要捂脸,早期网剧的特点果然是穷,在哪儿都抠抠索索。
陈文斌完全不觉得丢脸,还在跟导演称兄道弟地替对方策划未来:“照我说,就给各个县拍特色剧。
我跟你讲,导演,你别小看县城,县城才是最舍得在这些事情上花钱的地方。
你要是没合适的编剧,囔,我外甥女儿,高材生,少年班的大学生。
《走出大山的女孩》就是她写的。
我保准到时候你物超所值。
” 可惜郑明明辜负了舅舅给她拉来的活。
她直接摇头:“我未必有空,而且我不了解其他地方的情况。
” 嘿,这丫头,难道她以为编剧非得去当地体验几个月的生活才能开始创作啊。
那剧组岂不是得等死了。
陈文斌不会在人前拆小孩的台,就笑嘻嘻地继续游说导演:“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
找县里合作,这买卖绝对不亏。
到时候我也好看看人家地方是怎么发展的。
” 桃林村和陈家庄隔着一条河和一个镇,开车过去差不多两个小时。
他们到的时候,刚好赶上冷菜上桌,客人陆续落座,快要开宴的时刻。
周向东和他妻子站在院子门口招呼上门来的客人,瞧见陈凤霞等人时,夫妻俩笑着喊:“进来进来,随便拍。
” 陈凤霞左右看看,下意识问了句:“拉海呢?” 她不问周秀萍是因为本地习惯其实很少给小孩办满月酒,大部分人会选择办百日宴。
毕竟才满月的小孩实在太小了,孩子妈妈也刚坐完月子,身体还虚弱得很。
周家之所以办满月酒一是尊重拉海老家那边的规矩,二就是腊月二十七基本上外出务工的亲友也都回乡了,大家刚好一起热闹热闹,省得再过两个月,大家未必有空。
这孩子妈妈现在身体没恢复,孩子爸爸怎么不出门招待客人?到底是从自己手下走出去的人,陈老板感觉得点拨拉海两句。
没想到周向东夫妻俩完全没生气的意思,反而对这上门女婿满意得不行:“拉海正带专家看果园呢。
以后我们桃园只用有机肥,不用化肥了。
” 陈文斌惊讶:“那你这成本不小啊,现在有机肥贵得很。
” 周向东美滋滋的:“不贵,拉海找的这个专家有新办法,就地取材。
我们这里不是有养鸡场嚒,就用这个鸡白和我果园里头的废弃树枝跟稻草这些混在一起,加上发酵菌,三个礼拜就好了。
一吨差不多两百来块钱的成本。
一亩果园一年下来也就是三百块钱,比化肥划算。
” 陈文斌深深地嫉妒了。
这农科院的关系还是他最先找的,结果这种好用的有机肥居然不是他先用。
好怄人啊! 不行,他得赶紧动起来,争取到这个新技术,他们陈家庄再往上申请专项资金都有新说法。
” 她接到喊她过去喝满月酒的电话时也目瞪口呆,她压根不知道这事。
吴若兰一本正经:“那可真不错,不然他们家又要招赘了吧。
” 陈敏佳哈哈笑:“就是女儿也没事,拉海不是少数民族嚒,他家可以生二胎的。
” 吴若兰点头:“那他家小孩肯定跟拉海一个民族,太划算了,以后升学还能加分。
” 不愧是高中生啊,这一开口就能歪楼到高考话题上去。
陈凤霞拍她俩肩膀:“你俩努力,江外保送率这么高,你俩争取保送吧,也少受回考试的煎熬。
” 陈文斌摸着下巴问他姐:“既然是周向东家女儿生小孩满月,那我是不是也应该过去喝杯喜酒啊?” “随你,反正电话打过来是喊我们全家。
不过阿爹阿妈明天才能回来,桂芳厂里也在赶订单,国强今年除夕都值班,随便你吧。
” 陈文斌一听,感觉自己更应该过去了,起码礼数要尽到。
陈凤霞奇怪:“你不是要拍戏来着吗,能有空?” 陈文斌不以为意地挥挥手:“嗐,我又不是主角。
不过你一讲我想起来了,得把剧组也拉到桃林村去。
我记得他们村附近有不少抛荒的田吧。
刚好,咱们镇上已经没荒地了,让他们去那边取景。
不然村庄变化前的场景没办法拍。
” 不知道为什么,陈凤霞老觉得这人说话可真是凡尔赛。
噢哟,不就是他搞蔬菜种植水产养殖弄一村一品起了成效,全镇几个村的人都晓得田里能挣钱,舍不得抛荒土地了嚒。
非得用这手段炫耀。
导演一听他们是过去喝小孩的满月酒,立刻来了兴趣:“走走走,一块儿过去。
” 剧里有场戏背景就是村民家里摆满月酒。
大场景调动群众演员太费事,而且附近几个村里的人似乎没有猫冬的概念,都在田间地头忙着弄菜起网捕捉鱼虾,个个都不是等在原地就为了好让自己上回电视的角色。
既然如此,那能蹭的免费大场面那必须得赶紧蹭起来,省得再费二道事了。
陈凤霞想要捂脸,早期网剧的特点果然是穷,在哪儿都抠抠索索。
陈文斌完全不觉得丢脸,还在跟导演称兄道弟地替对方策划未来:“照我说,就给各个县拍特色剧。
我跟你讲,导演,你别小看县城,县城才是最舍得在这些事情上花钱的地方。
你要是没合适的编剧,囔,我外甥女儿,高材生,少年班的大学生。
《走出大山的女孩》就是她写的。
我保准到时候你物超所值。
” 可惜郑明明辜负了舅舅给她拉来的活。
她直接摇头:“我未必有空,而且我不了解其他地方的情况。
” 嘿,这丫头,难道她以为编剧非得去当地体验几个月的生活才能开始创作啊。
那剧组岂不是得等死了。
陈文斌不会在人前拆小孩的台,就笑嘻嘻地继续游说导演:“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
找县里合作,这买卖绝对不亏。
到时候我也好看看人家地方是怎么发展的。
” 桃林村和陈家庄隔着一条河和一个镇,开车过去差不多两个小时。
他们到的时候,刚好赶上冷菜上桌,客人陆续落座,快要开宴的时刻。
周向东和他妻子站在院子门口招呼上门来的客人,瞧见陈凤霞等人时,夫妻俩笑着喊:“进来进来,随便拍。
” 陈凤霞左右看看,下意识问了句:“拉海呢?” 她不问周秀萍是因为本地习惯其实很少给小孩办满月酒,大部分人会选择办百日宴。
毕竟才满月的小孩实在太小了,孩子妈妈也刚坐完月子,身体还虚弱得很。
周家之所以办满月酒一是尊重拉海老家那边的规矩,二就是腊月二十七基本上外出务工的亲友也都回乡了,大家刚好一起热闹热闹,省得再过两个月,大家未必有空。
这孩子妈妈现在身体没恢复,孩子爸爸怎么不出门招待客人?到底是从自己手下走出去的人,陈老板感觉得点拨拉海两句。
没想到周向东夫妻俩完全没生气的意思,反而对这上门女婿满意得不行:“拉海正带专家看果园呢。
以后我们桃园只用有机肥,不用化肥了。
” 陈文斌惊讶:“那你这成本不小啊,现在有机肥贵得很。
” 周向东美滋滋的:“不贵,拉海找的这个专家有新办法,就地取材。
我们这里不是有养鸡场嚒,就用这个鸡白和我果园里头的废弃树枝跟稻草这些混在一起,加上发酵菌,三个礼拜就好了。
一吨差不多两百来块钱的成本。
一亩果园一年下来也就是三百块钱,比化肥划算。
” 陈文斌深深地嫉妒了。
这农科院的关系还是他最先找的,结果这种好用的有机肥居然不是他先用。
好怄人啊! 不行,他得赶紧动起来,争取到这个新技术,他们陈家庄再往上申请专项资金都有新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