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有赏

关灯
何太医见此,皱眉,他没想到阿柠竟然能背下来。

     不过他很快想到了,这是《黄帝内经》第一卷,背下来也不稀奇。

     当下他直接道:“小姑娘,我来考你,你且说说,腹中论篇可曾提到血枯病?” 阿柠点头。

     何太医:“行,那你给我说说。

    ” 阿柠:“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

    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帝曰:治之奈何……大小如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 她一口气背了一大段。

     何太医倒吸一口气,眯起打量着她。

     之前因她戴着绛纱口罩遮住口鼻,不曾留意,如今看她神情坦然,眼神明亮,显然胸中有沟壑,底气十足。

     她如今不假思索,流畅娴熟,显然确实背下来了。

     何太医不甘心,又考问了几处,并考问了《脉经》和《难经》,果然,阿柠全都倒背如流。

     一时众人全都震撼不已,几个医女也都诧异地看着阿柠,不敢吭声了。

     何太医狐疑地看着阿柠,脸色怪异,一言不发。

     须知太医院集结了天下医学之大成,其中不乏聪敏好学之辈,能够整篇背诵医书者不在少数,何太医他自己在十三岁便已经背下各样大部头医书,以博闻强记闻名于世。

     可眼前只是一个小医女! 他素来鄙薄女流之辈,但如今不得不承认,这小医女确实记性过人。

     他捻了捻他那撮胡子,黑着脸思忖着。

     如今穆清公主身边还需补一名医女,必须性情温顺平和,还要通晓医理,要耐心细致…… 眼下这小姑娘倒是一个好苗子,只是刚才气急败坏之中,痛骂一场,如果突然往回收,也太没面子了。

     他捻着胡子举棋不定。

     正想着,突然间就听到外面有太监急匆匆地过来。

     那太监道:“适才奉药的医女是哪位?” 太监一问,众人微惊,全都望向阿柠。

     显然这是皇帝身边的人,皇帝身边的人问起阿柠,估计皇帝已经听说刚才的事了。

     也不知道这是福是祸…… 阿柠听到,上前:“回公公话,是奴婢。

    ” 太监看了一眼阿柠,有些惊讶。

     这小医女生得实在是圆润啊…… 须知大昭素以瘦弱纤弱为美,这位却面若满月,欺霜赛雪,其实仔细看,还挺好看的,让人看了心里就舒坦。

     他暗叹之余,才道:“陛下有赏。

    ” 有赏? 太监:“适才公主殿下对奉药医女颇为赞赏,皇帝便下令有赏。

    ” 众人一听,自然意外,敢情阿柠那一番话,不但没惹祸,反而获了赏?? 孙姑姑更是大喜,她原本还担心阿柠受罚,这下子有帝王的赏赐背书,再也不用担心了! 那太监当即宣了赏,有宫花,脂粉,有绛纱和哆罗呢各一匹,另外还赏赐了各样吃食。

     阿柠听着,惊喜,别的也就罢了,她知道那哆罗呢可不是寻常能得的,听说那是海上藩国进贡来的,得来不易,也只有宫里才用,外面根本买不到。

     没想到皇上竟赏了她整整一匹! 皇上真好! 而除了赏赐阿柠,因太医院众人看护穆清公主有功,也都各有赏赐。

     几位大人也就罢了,经历的事多,倒是没什么大惊喜,不过底下几个小医女笑得合不拢嘴。

     这可真是峰回路转,突然就这么得了赏! 孙姑姑更是喜上眉梢,脸上有光。

     胡公公背着手,笑眯眯地看向何太医:“何太医,这小医女,傻是傻了点,不过倒也能做事,记性也好,写得一手好字,人也机灵,以后遇到什么事,还得请你老人家多担待着。

    ” 何太医正觉憋屈,瞥了一眼胡公公那皮笑肉不笑的样子,没好气地说:“你太医院的人,还用得着我来担待?” 说完,一甩袖子走了。

     孙姑姑和胡公公对视一眼,都觉心里舒坦。

     胡公公哼了声:“这老棺材瓤子,这会儿怕是憋屈得不轻!” 谁愿意挨他骂呢,看他那吃瘪的样子,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