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节 山东战役

关灯
尤其是美国,作为联省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他们切断对联省的石油供应,可是切中了要害。

    以联省的燃油储备,根本就无法维持三个月以上的高强度作战的。

     同时战争对经济的破坏也是相当厉害的,开战以来,钦州和北海港口停泊的外籍船只就离开了一大半,严重影响了联省物资的出口,大量的工厂不得不减少产量。

    好在这时候社会各界都对战争表明了极大的支持态度,工厂停工但不裁员,工人减薪却不闹事。

    要是换做美帝的国情,到是真会给赵泽勇造成很大的困扰,一旦跟别国打仗,美国工人一旦受到影响,就开始闹事,上街游行,逼迫政府,不管是朝鲜战争,还是越南战争,美国人都这德行,要不是美帝底子厚实还真是撑不住。

     所以赵泽勇是有今早结束军事行动的期望,海战一时半刻还无法结束,那就只能从陆战想办法,相比海军,联省在山东可以说优势更大。

    随时可以调派更多的军队过去,武器弹药根本不缺,当地老百姓也都支持,天时地利人和基本上都不赖,战斗力也不差,这样都打不赢,才见了鬼了。

     所以李宗仁很快就收到命令,要他加快山东战役的进程。

     此时李宗仁才刚刚突破日本人的第一道阵地。

    日本人继承了德国人的防御设施,相当的难对付。

    轰炸、炮击,最后是出动了装甲部队才拿下了日本人防守的第一道阵地。

    日本人野战的战斗力不清楚,起码这防御的能力,就比英国人强了不止一点了。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就是死撑硬扛,可是日本人就是能扛,死都不撤退这点上,让人不佩服都不行。

    看到夺下来的阵地上。

    没有一个活人的惨状,李宗仁就知道,中国的这个邻居绝对是一个劲敌。

     很快李宗仁收到了赵泽勇发来的,要求他尽快的清扫日军,结束山东战役。

    李宗仁是一个头两个大。

    自己好像运气总是不好,总是接到十分难办的任务,打英国人的时候,自己是去丛林里,好容易到了长江,自己不过是给唐宇纵打配合的。

    这次好容易逮到了主攻任务。

    尽管也是一个副战场,是跟海战场配合的另一个战场,可好歹自己能够主掌一切了。

     但是现在上面又开始干预了。

    李宗仁最反感的就是上面直接干预战事,历史上的教训太多了,赵王干预廉颇,有了长平之战。

    燕王干预乐毅,有了即墨惨败,就更不用说宋皇帝干预岳飞的惨剧了。

     现在赵泽勇干预自己,只有叹息了 但是李宗仁也明白,战争是服从于政治的,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罢了。

    而且自己一旦拒绝,恐怕也是廉颇、乐毅之流的结果。

    赵王用赵括换了廉颇,燕王用骑劫换了乐毅,自己也势必被人替换。

    相比这样,李宗仁觉得,还是自己在前线指挥更稳妥,即便是按照上面的要求强攻,也比换一个不清楚战况,不了解桂林师的人来瞎指挥强啊。

     不能打,硬着头皮此时也要打了。

     视察了装甲部队,攻坚战装甲兵当然是当仁不让的最佳选择。

    可是经过激战,装甲部队的状态并不好,很多坦克都无法继续作战了,等待配件维修,而装甲兵也很疲惫了。

    其他部队情况倒是好点。

    可是用步兵强攻,伤亡势必很大,李宗仁真有点于心不忍。

    接着去看了自己最仰仗的突击部队,他们倒是战意昂扬,可是不知道一场冲锋下来有多少还能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

     但是已经没有办法了,军令如山,既然上面已经下令了,借故拖延还是阳奉阴违都是不合适的,只能强攻。

     炮兵部队在经过两日的高强度作战后,疲惫不堪,在炮兵阵地上呆一天就让人头脑发胀,更不用说听了两天的炮声了,情有可原。

     飞机那边还好说,尽管没有先进飞机,但是联省还是给了李宗仁大力的支持,两百架老式飞机随时待命。

    而日本人此时龟缩起来,根本就不对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