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延中实业or飞乐股份 交易所要试取消……

关灯
“不连号认购证今日最新价格每份五十二,连号认购证每份七十五!” “不连号认购证今日最新价格每份六十五,连号认购证每份八十七!” “不连号认购证今日最新价格每份七十九,连号认购证每份一百零一!” …… 自从那些投机者出现在机械厂大院门口,就有人每天早上定时定点给大家通报当日认购证的最新价格。

     而随着认购证价格几连涨,机械厂就像是一锅烧开的水,逐渐沸腾起来。

     如今财务科的人每天到办公室第一件事都不是泡茶看报纸了,改成了算账,即按照当日市价,他们手里的认购证能赚多少钱? 陈玲、孙淑兰和周荣都在机械厂干了十年以上,工资比叶薇多不少,每人都抵了六张认购证。

    所以按照不连号认购证价格算,到今天他们每人赚了两百九十四块。

     但他们和隔壁两个科室前后领的认购证,而且根据陈玲打听到的消息,隔壁两个科室目前没有人卖认购证。

     所以如果他们要卖认购证,可以和隔壁两个科室商量好,这样的话可以按照连号认购证的价格出手。

     而以连号认购证的价格算,到今天他们每人挣了四百二十六块。

     虽然三人都没打算现在卖,但每天这么算完,个个神清气爽,上班都更有动力了。

     尤其是孙淑兰,年前厂里通知用认购证抵工资,说她觉得天塌了那是一点都不夸张。

     毕竟她不像陈玲和周荣,另一半在其他单位且工资发放正常,就算厂里拖欠三个月工资,他们也能撑下去。

     她丈夫也是机械厂的职工,工资都是一起发的,过去三个月他们用的一直是存款,虽然没到弹尽粮绝的程度,但手里那点钱也撑不了多久。

     谁想过完年刚来上班,厂里强迫他们买的认购证就几连涨,才几天功夫,她就赚到了一个多月的工资。

     要是再算上她丈夫手里认购证的盈利,三个月工资这就到手了。

     虽然她和丈夫加起来被拖欠了六个月工资,但有这笔钱在,心里至少有了底,不至于像之前一样那么恐慌。

     跟他们三个人比起来,面对认购证价格持续上涨,叶薇表现得就很淡定了。

    毕竟她早知道认购证能涨到五千左右,现在这点涨幅只能说洒洒水。

     而且她还有资金短缺的问题急需解决,哪里高兴得起来。

     认购证截止销售前,叶薇就了解到了中签后买股票的相关规定。

     刚开始因为对股市不了解,叶薇看到字幕说发行的股票面值都是10块,就以为发行价也是这么多。

     不止她,大院里没炒过股的人基本都是这么想的。

     后面知道的多了,她才知道股票面值和发行价不是一个概念,一般来说,发行价会比面值高一些,具体高多少,要看公司的规模效益等各方面的情况。

     而且中签后股票购买时间是有限制的,超过时间没有买,中签得到的名额自动作废,所以她必须准备足够的资金,以便中签后能直接投入股市。

     而她手里有六百份认购证,虽然不知道第一次抽签能中多少,但字幕说全面总共能发行五十多支新股,而发行股票数量超过五千万,再对比认购证销量,想也知道中签率不会太低。

     单靠杨倩和张江明同意借的那几千块,很大概率不够买股票,所以在股票发行前,她必须想办法弄到更多资金。

     她也已经为此付诸行动,过完年银行一开门,她就带着准备好的资料去办了信用卡以及房产抵押贷款,但结果都不算好。

     信用卡办理过程还算顺利,但因为她能存的只有发小借给她的那几千,所以能批下来的额度不高。

     而且信用卡审批速度很慢,三月中能下来就很不错了,而认购证第一次抽签在三月二号,事件来不及。

     房产抵押就更不顺利了,因为叶家的房子是机械厂的,她没有房产证,所以资料初审都没有过。

     她想用房子抵押到资金,只能去找非正规的金融机构。

    但这样的非正规机构,基本都是高利贷,负责人基本都跟那些藏在社会黑暗面的团体有关系。

     找他们借钱,说不定通过认购证赚的钱还不够还利息的。

     所以叶薇忙活一圈,发现自己还是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在抽签开始前卖掉部分认购证,二是找街坊邻居借钱。

     前者问题在于抽签前,认购证价格能不能涨到五千左右……不说五千,能涨到四千她都愿意卖几张,就怕到时认购证价格连一千都涨不到,卖了血亏。

     后者问题在于,大院里的邻居基本都知道她爸去世后,厂里发了一万多抚恤金,而在他们看来,她只买了一百份认购证,手里的钱应该够中签后买股票。

     这时候她出面找人借钱,有可能会暴露她不止囤了一百张认购证的事。

    财帛动人心,叶薇没法保证猜出这一点后,大院里的邻居都不动歪心思。

     当然,她说钱都存定期了不想取出来损失利息,也许能稍微遮掩一下,但效果不太好说。

     所以从一开始,叶薇就把这两个办法当成后备方案,结果现在其他的路都被堵死,摆在她面前的似乎只剩下这两个选择。

     心里愁着,叶薇就没怎么参与其他三人的闲聊,只机械地翻着报纸发呆。

     突然,她翻报纸的动作一顿,虚虚落在报纸上的目光渐渐凝住。

     盯着财经板块的新闻头条来回看了三遍,叶薇心思微动,抬头佯装不经意问:“你们看到新闻了吗?这个月十八号,交易所要试取消延中实业和飞乐股份的涨跌幅限制了。

    ” 因为认购证,现在财务科的人都挺关注股市新闻,太深入的不懂,但老八股都是知道的,一听这两个企业名字,陈玲转过头问:“什么意思?” 周荣抢着回答说:“我知道,除了上市当天,沪深两地的交易所都对股票的涨跌幅有限制,每天好像是百分之几?” 叶薇浏览着报道说:“对,沪市交易所刚成立时,涨跌幅限制是百分之五,九零年十二月有两次调整,第一次调整到了百分之一,第二次调整为百分之零点五,去年四月又调整为百分之一。

    ” “你们这百分之一百分之零点五的,都是什么意思啊?”孙淑兰是财务科几人中,对股市了解最少的,这会听得云里雾里。

     陈玲了解的虽然不比她多多少,但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