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

关灯
岛当警察是件挺危险的事。

    ” 与之相比,国内的公安力量太过于薄弱,如今经济放开,人员自由流动起来,最紧要的便是治安问题。

     现在公安警员扩招,不少退伍兵都转业成了公安,像张骁这类公安大的学生分配下去,最开始都是个“分队长”之类的管理者。

     但也因为如此,这类“学院派”出身的军官和公安,毕业下基层队伍,起点比人高,算是个小领导,年纪轻,管着一群油子,不太能t服众。

     有的压不住人,反倒被老油子欺负,渐渐边缘化;有的则能统领驭下……全看个人机缘和努力。

     最后能当上大官领导的,真不是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好更适合当一名学术研究者,而“管理人”是另一门独特技术。

     有些领导喜欢“学院派”出身的,觉得文化基础水平好,知识技能掌握高;而有些则喜欢士兵考学出来的,先当兵或者当警员,然后考学进修的,觉得这类人员务实,踏实肯干。

     “在港岛还有很多社团组织,还都是编辑在册的……”姜敏去了港岛后,也算是见识到了古惑仔,以及各类社团组织,几乎整个岛都被各类组织占据,如果要开什么店铺摊贩,必须跟这些人打交道。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也算不上可怕,有些社团管理水平好,收取一定商户“保护费”后,人家“真管事”。

     比如像姜雪遇上的那种事,如果是街道辖区里,被人用次等货坑了,社团会去帮忙主持“公道”。

     也就按照赵珊珊夫妻俩说的,他们若是在港岛开录像厅,交了一定保护费后,就不会遇见打头的事。

     但是港岛的这类社团参差不齐,有好有坏,有的涉毒涉假钞组织卖淫,这就是真正的违法犯罪,而有的收取“保护费”,从某种意义上又算是居民自治商户互助,有的交保护费积极,有的不愿意……各类情况十分复杂。

     按照姜敏来判断,港岛回归是大趋势,这些社团到了九七年后全都会烟消云散,有些社团头儿有远见的,已经着手洗白上岸,不涉毒走粉的容易上岸,也愿意跟北边接触,私下投诚,哪怕不是明面上的拥护,也都乐意行个方便。

     姜敏选择的大排档位置,就开在比较合适的地界,从警察那边打通了局面。

     “爸,您能不能给推荐几个裁缝?”姜敏央求张坚帮忙,说起了亲妹妹造的孽,一大堆的半成品,她想找几个好裁缝做实验。

     最好是有经验有审美的,手工活好,给半成品衣服做大改造。

     姜敏这次回来,还多买了很多漂亮珠子,比如菱形珠,彩色珠,贝壳珍珠,细珠,米珠……这些珠子串联起来,可以组成各种花样,无论是做成胸针或者腰链肩链都是很好的衣服配饰。

     这需要有经验或者美术功底的人来设计。

     张骁倒是能胜任一波,可姜敏对他这个“年轻壮汉”的审美担忧,对于他的设计,只能说做点“小小的尝试”。

     “当然可以,你爸我认识的人多得很,咱有的是人。

    ”张坚摆了摆手,不过,咳——自家儿媳妇有些服装外套,裁缝是找男兵做的,尤其是冬天的大衣,还是男裁缝更加密实。

     部队里面可谓是啥人才都有,有的人擅长养猪,有的人擅长盖房子,还有的擅长中医理发……同样也有擅长踩缝纫机的。

     男人踩缝纫机天生比不得女人灵巧,但一个男人在这样的种种劣势下仍然能脱颖而出,那他的手艺技巧则非常有过人之处。

     “认识的那个老许,还有那个陈婆婆,陈婆婆带了一堆徒弟,你可以过去问问。

    ” 姜敏点点头,在本子上做了记录,打算带着妹妹姜雪去拜访。

     “那个——敏敏啊,你那边还想要退伍兵吗?”张坚抬手挠了下自己的额头,他也很愁啊,这群退伍兵带来京城,谋上了一条好出路,又有其他老战友找上他,说他有这种好事不想着自己手底下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