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算账

关灯
深夜,林氏回了正房。

     走在夹道的路上,风吹在耳边呼呼地响。

     拐了月门,张妈妈从后头匆匆地跟了上来,低身跟林氏道:“二老爷今夜没在书房……书房的灯已经熄了。

    ”那就是在内院了。

     林氏嗯了一声。

    声音极为低沉。

     显然心情不怎么样。

     张妈妈手里拎着一盏灯笼,看了看身后跟着的几个丫头,小声地与林氏道:“您还是暂且按捺下来,莫跟老爷生气,六小姐还在赵家,还未说亲呢……您跟二老爷闹得太大,到时候也不好看。

    ” 说不准还顺了书房那群,要挖空了心思往上爬的丫头的意! 张妈妈是跟着林氏嫁过来的老妈妈了,赵宅的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

     赵家子嗣多,虽也不看轻姑娘,却是很看重女孩儿跟父亲叔伯等一众男性长辈的关系。

    若是关系近了,届时说话办事便多几条门路,有些人家很看重这个。

     便说晗音小姐,这些年不也是为姑爷求了多回了,望着能给姑爷官职再升上一升。

     林氏何尝不知,只是心口依然咽不下这口气:“我知道,我都知道。

    ”她闭了闭眼:“那我便什么都不做吗?蓁蓁长这么大,我从未打过她,当初老太太罚了她戒尺我都要恨死了,谁知有一天我不在,她父亲竟也动起手来。

    我怎能不恨他……” “这么多年我小心经营跟他的婚姻,我以为我跟他能一直这么平安无事地过下去……也这么多年了。

    ”林氏说不出的滋味。

     张妈妈也默了。

     她是知道夫人喜欢老爷的。

    当年河间凭着一幅‘千山风雪’图名声大燥的赵二公子,容貌俊秀,洁身自好,谁不喜欢呢。

    林氏嫁进来也是满怀憧憬的,可是这些年来,她看着夫人一腔热情渐渐被浇透……这里头谁又知道呢。

     内院琐事,侍奉长辈,教导两个女儿,还有二院的商铺田产,都压在林氏一个人身上。

    生六小姐之前还因为操办家中的筵席流了一个孩子……是一位公子啊,若是生下来,小姐也有一位能依靠的哥哥了。

     夹道冷风呼呼地吹,林氏停下来站了一会儿,待冷静后才进了院子。

     内院的灯果然亮着。

    丫鬟来来往往,似乎是提了水到净房去。

    夜已经深了,院里响起幽幽的蝉鸣。

     门前的丫头忽而看见院径上远远的有灯笼,等人走近了才看清:“哎呀,是夫人回来了。

    ”青色比甲跟蓝色的褂子的小丫头忙迎了上来。

    同时心下惴惴,夫人回来这么快,肯定是知晓二院发生的事了。

     说不准得吵起来。

     林氏进了房中:“二老爷呢?” 丫头道:“在净房沐浴呢……要不要奴婢去通报一声?” 林氏摇摇头,转身坐在妆台边来,却阻拦了丫头上来通发,而是让人拿了账本过来,又让婆子点了油灯,仔细地算着什么。

     赵攸筠出来的时候便见到油灯下的妻子。

    她的发松了一些,有一缕吹在耳边,低头时目光温柔而且端庄。

     其实不算很漂亮……却让人看了心情舒缓,内心柔和。

     她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林娉。

     “你回来了……”他系了腰间的系带,神色淡淡,却是坐到了窗边。

    往常只要妻子在,窗边的几案上都会有一盏沏好的枫露茶,是林氏亲手沏的,她很会做这个。

     今日那桌案上却是空空如也。

     他先开了口,未曾想林氏都没抬头看他,只淡淡地跟他道:“我在算蓁蓁的嫁妆……我打算把锦州的两个绸缎铺子,沧州临瀛海河段的香铺、绣纺都给她,还有沧州的三百亩田产,房产的话等她订了亲再置,我折了六千两银子给她。

    还有余下的……我记得你在专诸巷有个玉器楼,你给蓁蓁吧。

    ” 专诸巷那个玉器楼可是他最值钱的产业!他是打算给晗音的。

     赵攸筠听得额心直跳。

    他觉着妻子这是隐隐在朝他发泄怒气。

     “她是个姑娘,管管绣纺香铺便罢了,玉楼可是难经营的,到了她手里恐怕只会亏损。

    ” “这就不用你担心了,你便说给不给吧。

    ” 赵攸筠看着妻子头都未抬,一心只关心着女儿的嫁妆,头天的事也未问一句,只维护女儿。

    他以为她会跟他大吵一架,没想到这般安静。

    心里头顿时有些不安。

     他还想起一桩旁的事来:“你这遭去锦州,是不是见到了傅蕴笙了……”他心里一直过不去这道坎儿,总觉着妻子还想着那个青梅竹马,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