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软吗

关灯
去家里坐坐。

     就算他们不说,去林家串门的人都不会少,他们这么一说,去的人就更多了。

     林建行和妻子两人,把医院发生的事情都给说了一遍。

     从一开始柳强盛说只是叫沈画过去见一面,到去了医院就变脸,非要沈画救柳家外婆,还要沈画把人给带到海市去住院…… 人们都忍不住说,这也太得寸进尺了。

     尤其是林建行着重强调了,柳家外婆的病非常非常严重,同一层楼的其他病房还有类似病例,在京市大医院都没治好,让回来保守治疗,其实就是等死呢。

     沈家丫头心善,到底还是给柳家外婆检查了,还敢打包票说只要肾移植,就能叫柳家外婆多活几年。

     可一开始口口声声说孝顺老人的儿子儿媳,一听说要配型捐肾,每一个答应的,各个推诿,就在病房当着老太太的面就吵起来了。

     村民们也议论纷纷。

     “现在能有几个真正的孝子?爹妈给儿捐肾眼睛都不眨一下,还生怕配不上,反过来就是千难万难。

    ” 林建行的妻子立刻说:“那可不一定。

    就同一层刚才说那个从京市大医院回来的,跟柳家老太一样的病,都严重的很,人家一听咱家画画说捐肾还能治,立马就求着画画去给她们家老太太看!” “真有这事儿?”村民也惊讶。

     林建行妻子连忙说:“那还能有假?你们去打听打听,现在一个医院都知道了。

    求这画画去看的还是那家的儿媳妇,说只要能治那老太,别说捐肾了,干啥都行。

    ” “那沈医生给人家看了吗?” “看了,咋能没看。

    画画那丫头心善,再加上人家那儿媳妇是真真的想治好婆婆,画画也不忍心拒绝就去看了。

    两个老太的情况差不多,画画说可以试试,但不保证成功,有可能到了海市花了几十万也不一定能成,但有一线希望。

    人家半点儿都没犹豫,那儿媳妇直接给男人打电话,说叫男人马上来,想办法把老太转到海市去。

    ” “那老太可是集福了。

    ”村人都十分感慨。

     林建行妻子又把沈画看完这个完全不认识的老太之后,回到柳家老太病房时,柳家兄妹嫂子正在吵吵的事儿说了一遍。

     “柳家那些个孝子孝女孝媳,还只顾着吵呢,柳家老太人都给气没了他们都没发现。

    ” 所有人都震惊无比:“人没了?” “可不是没了吗?活生生气没的,眼瞪得大大的,眼都没闭上。

    ” 接着,又把柳强盛他们是怎么不顾护士交代,三番两次把监护器的插头给拔掉,后来争吵的时候把监护仪报警声都给遮住…… 最终叫柳家老太太死不瞑目。

     林建行只是偶尔加几句说明感慨的话,他妻子把全过程给好好地复述了一遍。

     太戏剧化了。

     家里那么有钱,有个嫁到港岛每年往家里寄多少万的闺女,现在还有个出息得不得了的外孙女,那老太不擎等着享福。

     可最后竟然活生生地被气死。

     死都没人知道,连抢救都不用抢救。

     这可真是太刺激了。

     村人们的八卦心理得到满足,一个个听得心满意足之后就各自散了回家,回家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把这八卦一传十十传百…… 沈家那边也是一样。

     沈画他们回到家的时候,县医院发生的事儿,一个村子都知道了。

     回家的一路上,村里人都在打招呼。

     “画丫头你可别难过,他们柳家那是丧了良心,这是报应啊。

    ” “是啊画丫头,这人不得不信报应这回事……” 回到家。

     沈画其实心情没什么波动。

     跟柳家那帮人置气,犯不着。

     但显然沈彰和林凤雅都气得不行,俩人血压还都有些高。

     沈画:“爸妈,你们过完年跟我去海市住段时间吧。

    我让朋友帮我看了房子,过完年上班就能办手续。

    够大,你们过去住。

    ” 沈彰大吃一惊:“你哪儿来的钱买房?” 沈画:“老师把喻和堂的股份给了我一部分,分红就不少,还有别的……总之,钱够用。

    ” 沈彰和林凤雅还是很不可思议。

     “海市的房价那么高,喻老给你多少股份啊,分红就这么多……拿喻老这么多钱……这……” 沈画也没迟疑:“老师的资产基本都在我这儿。

    喻和堂的股份和分红是点名给我的,老师其他的资产,本来是要捐,但后来听说我想开医院,老师就都留下了,毕竟现在找靠谱的慈善机构也比较困难,很难监督善款去向。

    ” “你还要开医院?”沈彰大吃一惊。

     沈画:“日后再说。

    所以过完年,我先回海市,你们收拾一下,把猪场转给照星哥他们吧,别的也没什么。

    ” “可……”沈彰迟疑着。

     林凤雅也说:“我们去海市做什么呢?什么都不会,去了就闲住着啊?给你增加负担不说,我们也成废人了一样,靠你养着。

    ” 沈画:“可以看看做点什么生意,大城市机会多,你们考察一下,做点感兴趣的生意也行呀,以后小直也没多少机会回村上住,过年过节的忙起来也没时间回去,你们要是住海市的话,就做什么都方便。

    ” 沈彰和林凤雅对视一眼:“那……我们再想想。

    ” 一家人正说话呢,大伯大娘那边叫吃饭:“画画明天就要走,我们就寻思着,晚上咱们一大家的一起吃顿饭,你们白天忙了一天,也没空做饭吧,甭做了,都准备好了。

    ” 吃饭的时候,大伯就在说:“柳家那事儿咱们都听说了,咱家好不容易出个出息人,可不能叫他们坏了名声。

    ” “本来就是那柳湾的狠心歹毒,这么些年就没见过他们那样的。

    ” “老支书待会儿也过来,就是为了说这事儿。

    画画的名声不能叫他们给败坏了,咱画画以后可是要跟她老师一样当大国医的!” “彰娃啊,当年你跟画画她亲妈的事儿,恐怕又得旧事重提,戳了你心窝子,你也甭生气,不旧事重提,都当时你和画画没良心呢。

    ” 沈彰点头:“没啥戳心窝的,都是事实。

    本来想着她是女的我是男的,不怕坏名声,可现在牵涉到画画……别人怎么给我扣屎盆子都没事,不能给咱画画身上泼脏水。

    ” “就是这个理。

    ” 吃过饭,村支书和他老婆也过来了,另外还有不少村上德高望重的都过来吗,就是专门为了商量这事儿。

     “这事儿是彰娃家的事儿,但也是咱们村上的事儿。

    ” “咱村上出了个画丫头,那可真是多少年都挣不来的出息。

    画丫头好了,在大城市大医院立住脚,咱村上谁有个要命的病,她能不帮忙? “可要是画丫头的名声坏了,她在大城市大医院还能站住脚?病人们还敢相信她?” “就不说别的,画丫头当的是医生,干的是治病救人的好事,集的是功德。

    她名声好,日后咱庄上的人甭管到哪儿,一说是画丫头一个庄上的,人不都得高看咱一眼?有些可能难办的事儿,人家就给通融了。

    ” “画丫头本事越大,名气越大,咱庄上就能跟着沾光越多。

    ” “这是从大家自身上考虑。

    再说别的,彰娃当年跟柳湾那姑娘的事儿,咱庄上谁不知道?拍着良心说,也不怨彰娃吧。

    ” “没道理现在,还要因为当年的事儿再来抹黑彰娃跟画丫头。

    ” “再有今儿医院的事儿,那柳湾老太的死,纯粹就是他们自家人给气的,又是找医院麻烦,又嚷嚷着说画丫头见死不救,他们那家人都坏到根子里了。

    ” “这甭管从哪儿说,都不得有人说咱画丫头一句坏话。

    ” 一群人算是定下这个基调了。

     老实说,沈画心里是有些触动的。

     本来压根儿就没想过村上人会帮她说什么,她早就习惯被黑。

     这次的事情她也不怕闹大,闹大了无非就是再给她一次宣扬中医的机会,虽然她现在热度已经够高了。

     不过,肯定会有无数早就看她不顺眼的,趁机浑水摸鱼。

     她不在乎。

     但现在,看着村上人这么齐心协力地说要维护她的名声…… 她还是真心感谢。

     明天就要走,还得回家收拾一下东西,这边聊完就散场了。

     回到家,沈画在楼上收拾自己的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无非是找个空给霍延打电话。

     白天霍延给她发视频她都没接,发信息她也只是简短地回了,这人肯定又得疑神疑鬼地担心了。

     沈画在楼上,楼下也是络绎不绝地有人来。

     有的提着点干菜蘑菇,有的提着自家打的红薯粉,还有的带的是自家在山上采的野山茶…… 都说也没啥稀罕东西,这些给画丫头带到城里去,就算自己不吃,分给医院同事们也行。

     这些山货在城里还是很受欢迎的。

     沈彰和林凤雅也没拒绝,一一收下留人坐下说会儿话。

     沈画打霍延第一遍视频电话,没打通。

     她正迟疑着呢,霍延给她打回来了。

     视频中,霍延坐在沙发上,背后是白墙:“画画你总算忙完了?” 沈画:“你在哪儿呢?” 霍延:“在……家里。

    你明天回海市?机票订了吗?” 沈画坐在床上,打了个哈欠:“明天初三,动车不太拥挤,我订了动车票,比较方便一点。

    坐飞机还得转车。

    ” 霍延:“哦。

    ” 沈画:“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