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关灯
康熙得知阿哥们的举动之后,笑着摇了摇头。

    他叹道:“老大与老三到底还是行事不够沉稳啊,还需再磨砺磨砺。

    不过,他们开始学着关心手足了,总是一个好的开始。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日后想让我大清国富力强、长治久清,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还需要诸位阿哥们一起出力。

    朕不求老大和老三真能把那几个不是同母所出的当成他们的亲兄弟,但凡他们能与那几个维持表面的良好关系,便也足够了,总比不闻不问的好。

    ” “皇上说的极是。

    ”梁九功在一边儿道:“大阿哥和三阿哥到底年龄小了些,自己还是个半大孩子呢,不懂得如何照拂弟弟,也是有的,待日后慢慢儿地与底下的几个阿哥们处着,又有皇上从旁教导,也就好了。

    太子与四阿哥,最近相处得倒是颇好,奴才瞧着,有几分当初皇上与裕亲王相处的模样。

    ” 裕亲王便是顺治次子,康熙的兄长福全,康熙与这位兄长之间的感情颇为深厚。

    当初顺治向几个孩子询问志向时,福全便回“愿为贤王”,不与康熙相争,赢得了康熙与当时还是皇太后的太皇太后的好感。

    在康熙登基后,为康熙亲政之事,他也出力不少,康熙与这位兄长感情颇为深厚,自然也希望自己一手选定的未来继承人身边儿也能有一个兄弟,共谱一段明君贤王的佳话。

     梁九功显然对于康熙的喜好颇为清楚,他这话一出,方才还紧皱着眉的康熙立马舒展了眉眼。

     “保成的确比他的两个兄弟沉稳些,他素来聪慧伶俐,甚合朕心意,胤禛也是个好的,皇贵妃将他教导得很好。

    ”说起胤禛,就免不了想起他的生母德贵人,康熙感叹道:“幸而当初胤禛一出生就被抱到了皇贵妃身边,否则,还不知他会被德贵人教成什么样子,包衣出身的就是上不得台面。

    ” 如今,康熙一提起德贵人,便是满满的嫌恶,再也不见当初他与德贵人恩爱缱绻时,对德贵人的赞许和喜爱。

     康熙可以说自己妃嫔的不是,梁九功却不好跟着说,因此,他只是夸佟皇贵妃:“皇上说的是,皇贵妃雍容大度,最近在得知内务府中有人克扣咸福宫良嫔及八阿哥的份例时,还亲自出面斥责了内务府的管事,责令其日后不可再如此行事。

    皇贵妃娘娘说,不独良嫔的咸福宫如此,其余各宫的主子小主们及阿哥格格们,内务府也万万不可怠慢了。

    就算位份再低,他们也是皇上的妃嫔和子嗣。

    如今,这后宫之中,谁不赞皇贵妃娘娘仁厚贤明?” 康熙闻言,点了点头,眼中带着赞许之色:“皇贵妃做事,一向合朕心意。

    有皇贵妃帮着朕管理后宫,朕很放心。

    ” 他妃嫔多,儿子也多,他本人虽对那些低微妃嫔及她们所出的子嗣不太在意,但那终归是他的妃嫔和子嗣,他自然不愿意看到他们被怠慢和轻贱。

     对于不喜欢之人,康熙连提都懒得提一句,可对于喜欢之人,康熙在赏赐和夸赞方面从不吝啬。

     “自孝昭皇后薨逝也有五年了,朕有意立皇贵妃为后,你觉得如何?” 康熙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听在梁九功耳中,却如一道惊雷。

     梁九功因他这突如其来的话语而震惊了片刻,待回过神来后,赶忙低下了头:“皇上,立后乃国之大事,奴才不敢妄议此事。

    ” 虽说如今佟皇贵妃作为副后统帅后宫,距离后位仅有一步之遥。

    但她若是真成了皇后,后宫的格局便又有所不同了。

     康熙见梁九功似是被自己的话给吓傻了,不由笑了笑:“朕不过随口一问,你按照你的想法回答就是,难不成,朕还为了这个治你的罪?” 这要是回答得不好,还真会被治罪啊!这样重大的事,皇上到底为什么来跟他一个小小的内侍说,不是应该拿到朝会上与那帮子大臣要论吗?梁九功内心叫苦,可康熙既然说要听他的想法,他又不能不回答。

    他想了想,道:“若是要立后,以如今后宫的资历、名望来说,自是皇贵妃娘娘最有资格为后。

    倘若皇上越过皇贵妃娘娘立了他人为后,皇贵妃娘娘情何以堪?” 梁九功一边说着话,一边瞧着康熙的脸色,有些战战兢兢的。

    直到他看到康熙抚摩着手上的玉扳指,眼中露出满意之色来,这才放下了悬着的一颗心。

     看来,他说的这些话,是符合皇上心意的。

    皇上虽说看似只是临时起意,问了这个问题。

    但既然会问这个问题,说明皇上对这件事已经有了想法,皇贵妃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荣登为后。

    日后,他见了皇贵妃,还得更恭敬些。

    还有四阿哥和八公主,若是佟皇贵妃真成了皇后,四阿哥和八公主便也是皇上的嫡子嫡女了。

     虽说如今这后宫之中也没谁敢怠慢四阿哥与八公主,但他们一应待遇还得按照规矩来。

    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