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关灯
小
中
大
琼华在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心中一紧。
“汗阿玛患的,是什么病?太医那边怎么说?” “回禀公主,眼下还不清楚,随军的太医们开了不少药,可对于皇上的病情,似乎都没有什么帮助……” 尽管知道,不该责怪随行的太医,琼华还是免不了有些迁怒。
不过,眼下到底还是将康熙的病治好更重要。
无论是从康熙与她感情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她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康熙都不能在此时倒下。
康熙是琼华的阿玛,一直对她宠爱有加,几乎有求必应,琼华自然希望他能够平安归来,如今京中是太子掌权,太子在索额图的唆之下,对四阿哥意见不小,一直在寻由头找茬,哪怕是从这个层面,琼华也希望康熙能够尽快回来。
在康熙手底下过日子,可比在同母异父的兄长手底下讨日子,要舒服多了。
“汗阿玛此番患病,具体有什么表现?” 前来回话的小太监看着琼华身上的薄衫,道:“眼下正值盛夏之际,皇上所在之处,比京中更热。
然而奴才听人说,皇上冷得打寒颤,嘴唇发紫……” 琼华听着这人的种种描述,发现康熙所患的病症恰好与疟疾对的上,心中不由稍安。
知道康熙患的是什么病,接下来就好处理了。
希望康熙和他身边儿的人能够尽快发现她给康熙的那个香囊中所装的药,是可以治康熙的病的,再不行,就把传士给召来,她可是知道的,一些传士身上会随身携带着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
琼华整理了一下思路,就去与佟皇后说起此事。
当然,为了不引起人怀疑,不能直接指名说要找传士,最好是打着在全国遍寻神医为康熙治病的名义来寻人。
由于琼华和佟皇后在后宫之中不方便处理此事,此事最好是交给胤禛来做。
正好胤禛这几日与太子手底下的一名官员起了冲突,眼下他与太子关系正僵着呢,太子是觉得,只要手底下的人能够为他尽忠,有点瑕疵无伤大雅,胤禛处处针对他手底下的人,就是不给他这个兄长面子。
胤禛却是眼里不揉沙的性子,无论是对自己人,还是对别的派系的人,都要求严格。
胤禛觉得太子手下的一些人尸位素餐,仗着太子的名头在朝中抖威风,这等行为十分不妥,让他很看不过去,他自然要表态。
这一来二去的,太子与胤禛之间的矛盾更大了。
太子也因此剥夺了胤禛的一些权力。
佟皇后和琼华对此颇为忧心。
若是在这档口与太子起了冲突,吃亏的还是胤禛。
眼下倒是一个好机会,若是胤禛能够借着为康熙寻找神医的由头,暂时避开太子,就再好不过了。
在佟皇后将胤禛叫入宫中,与胤禛进行了一番谈话后,胤禛同意了佟皇后与琼华的提议,并对自家额娘与妹妹道:“汗阿玛在边关病危,如今知道此事的人不少,最近局势怕是要动荡起来了,额娘和妹妹千万要小心。
依照索额图和明珠的性子,此次必然会有所动作。
” “放心,不管前朝怎么着,总归碍不到咱们后宫。
明儿个本宫便去禀明了皇祖母与皇额娘,本宫欲带着琼华去皇家寺庙吃斋茹素,为皇上祈福。
” “这倒是一个好法子,如此一来,额娘和妹妹便可避开这次的纷争。
只是额娘和妹妹出门在外,身边可要多带一些护卫。
” 若是康熙安然无恙地回来,那些暗地里异动不断的人,自然得倒霉,安分守己、一心为康熙的安危而奔波的母子三人,自然也会得到康熙的赞赏。
若是康熙有个什么万一,他们在这节骨眼上主动避了开来,几不相帮,无论最后上位的是不是太子,想来都不至于来找他们的麻烦。
自接到康熙病重的消息后,太后就一直在寿康宫的小佛堂中礼佛,为康熙抄录经书。
她这辈子,挂念的人和事务不多,康熙是其中之一。
她因政治联姻嫁给了顺治,偏偏不得顺治喜欢,几乎是入了宫便开始守活寡的生活,荣华富贵虽应有尽有,身边儿却没有亲人的陪伴,膝下也没个一儿半女。
好在康熙在丧母之后,时常把她当做亲额娘孝敬,经过这些年的相处,她也早已把康熙当成了自己的骨血。
在康熙出事的档口上,宫人之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各怀鬼胎,但太后绝对是最希望康熙能够平安无事的人之一。
在太后听佟皇后说为表诚心,她决议亲自带着琼华去皇家寺庙为康熙祈福,以求康熙能够平安归来,同时让胤禛在全国范围内搜罗神医为康熙治病后,太后不由点了点头,很是欣慰地道:“就按皇后说的做吧。
当初皇上要立你为后,果然是对的。
你这孩子,不仅性情温和敦厚,手段过人,将这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难得的是,你对皇上一片真心。
不像有的人,嘴上说着关心皇上,哼,心头不知道在打着什么主意!一个个变着法的想要打探皇上的最新消息,好似别人都是蠢的,看不出她们的小心思似的!” 显然,这些日子,后宫中不少牛鬼神蛇,都浮上了水面,哪怕是对宫中事务不大敏-感的太后,都感觉到了。
太后说的人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惠妃了,其次是平妃以及宜贵妃。
惠妃是因为儿子之故,十分挂念康熙的安危,毕竟康熙此番若真出了事,她儿子又远在千之外一时赶不回来,这皇位可不就便宜了太子?平妃在宫中虽向来低调,看似与世无争,可到底姓赫舍,康熙究竟是否安然无恙,若是康熙有个什么闪失太子能否顺利继位,自然也与她息息相关。
至于宜贵妃,她儿子还小,且暂时没有流露出想要夺嫡的心思来,因此,她对这些消息的打探也不像前两者那般急迫。
她在打探的时候,也比前两者更有技巧,不至于引起太后的反感。
佟皇后如今耳目遍布后宫,自然对这些事颇为清楚。
在听太后说了这些话后,她眸光一转,决定近日要派人好生盯着惠妃和平妃。
通过她们的异动,想来也能够推测出她们各自娘家的动向来。
琼华看着太后憔悴的模样,忍不住握着太后的手:“皇祖母放心吧,汗阿玛不会出事的。
” 明明是极为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太后展露了笑颜,太后仿佛从琼华的话语中汲取到了力量一般
“汗阿玛患的,是什么病?太医那边怎么说?” “回禀公主,眼下还不清楚,随军的太医们开了不少药,可对于皇上的病情,似乎都没有什么帮助……” 尽管知道,不该责怪随行的太医,琼华还是免不了有些迁怒。
不过,眼下到底还是将康熙的病治好更重要。
无论是从康熙与她感情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她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康熙都不能在此时倒下。
康熙是琼华的阿玛,一直对她宠爱有加,几乎有求必应,琼华自然希望他能够平安归来,如今京中是太子掌权,太子在索额图的唆之下,对四阿哥意见不小,一直在寻由头找茬,哪怕是从这个层面,琼华也希望康熙能够尽快回来。
在康熙手底下过日子,可比在同母异父的兄长手底下讨日子,要舒服多了。
“汗阿玛此番患病,具体有什么表现?” 前来回话的小太监看着琼华身上的薄衫,道:“眼下正值盛夏之际,皇上所在之处,比京中更热。
然而奴才听人说,皇上冷得打寒颤,嘴唇发紫……” 琼华听着这人的种种描述,发现康熙所患的病症恰好与疟疾对的上,心中不由稍安。
知道康熙患的是什么病,接下来就好处理了。
希望康熙和他身边儿的人能够尽快发现她给康熙的那个香囊中所装的药,是可以治康熙的病的,再不行,就把传士给召来,她可是知道的,一些传士身上会随身携带着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
琼华整理了一下思路,就去与佟皇后说起此事。
当然,为了不引起人怀疑,不能直接指名说要找传士,最好是打着在全国遍寻神医为康熙治病的名义来寻人。
由于琼华和佟皇后在后宫之中不方便处理此事,此事最好是交给胤禛来做。
正好胤禛这几日与太子手底下的一名官员起了冲突,眼下他与太子关系正僵着呢,太子是觉得,只要手底下的人能够为他尽忠,有点瑕疵无伤大雅,胤禛处处针对他手底下的人,就是不给他这个兄长面子。
胤禛却是眼里不揉沙的性子,无论是对自己人,还是对别的派系的人,都要求严格。
胤禛觉得太子手下的一些人尸位素餐,仗着太子的名头在朝中抖威风,这等行为十分不妥,让他很看不过去,他自然要表态。
这一来二去的,太子与胤禛之间的矛盾更大了。
太子也因此剥夺了胤禛的一些权力。
佟皇后和琼华对此颇为忧心。
若是在这档口与太子起了冲突,吃亏的还是胤禛。
眼下倒是一个好机会,若是胤禛能够借着为康熙寻找神医的由头,暂时避开太子,就再好不过了。
在佟皇后将胤禛叫入宫中,与胤禛进行了一番谈话后,胤禛同意了佟皇后与琼华的提议,并对自家额娘与妹妹道:“汗阿玛在边关病危,如今知道此事的人不少,最近局势怕是要动荡起来了,额娘和妹妹千万要小心。
依照索额图和明珠的性子,此次必然会有所动作。
” “放心,不管前朝怎么着,总归碍不到咱们后宫。
明儿个本宫便去禀明了皇祖母与皇额娘,本宫欲带着琼华去皇家寺庙吃斋茹素,为皇上祈福。
” “这倒是一个好法子,如此一来,额娘和妹妹便可避开这次的纷争。
只是额娘和妹妹出门在外,身边可要多带一些护卫。
” 若是康熙安然无恙地回来,那些暗地里异动不断的人,自然得倒霉,安分守己、一心为康熙的安危而奔波的母子三人,自然也会得到康熙的赞赏。
若是康熙有个什么万一,他们在这节骨眼上主动避了开来,几不相帮,无论最后上位的是不是太子,想来都不至于来找他们的麻烦。
自接到康熙病重的消息后,太后就一直在寿康宫的小佛堂中礼佛,为康熙抄录经书。
她这辈子,挂念的人和事务不多,康熙是其中之一。
她因政治联姻嫁给了顺治,偏偏不得顺治喜欢,几乎是入了宫便开始守活寡的生活,荣华富贵虽应有尽有,身边儿却没有亲人的陪伴,膝下也没个一儿半女。
好在康熙在丧母之后,时常把她当做亲额娘孝敬,经过这些年的相处,她也早已把康熙当成了自己的骨血。
在康熙出事的档口上,宫人之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各怀鬼胎,但太后绝对是最希望康熙能够平安无事的人之一。
在太后听佟皇后说为表诚心,她决议亲自带着琼华去皇家寺庙为康熙祈福,以求康熙能够平安归来,同时让胤禛在全国范围内搜罗神医为康熙治病后,太后不由点了点头,很是欣慰地道:“就按皇后说的做吧。
当初皇上要立你为后,果然是对的。
你这孩子,不仅性情温和敦厚,手段过人,将这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难得的是,你对皇上一片真心。
不像有的人,嘴上说着关心皇上,哼,心头不知道在打着什么主意!一个个变着法的想要打探皇上的最新消息,好似别人都是蠢的,看不出她们的小心思似的!” 显然,这些日子,后宫中不少牛鬼神蛇,都浮上了水面,哪怕是对宫中事务不大敏-感的太后,都感觉到了。
太后说的人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惠妃了,其次是平妃以及宜贵妃。
惠妃是因为儿子之故,十分挂念康熙的安危,毕竟康熙此番若真出了事,她儿子又远在千之外一时赶不回来,这皇位可不就便宜了太子?平妃在宫中虽向来低调,看似与世无争,可到底姓赫舍,康熙究竟是否安然无恙,若是康熙有个什么闪失太子能否顺利继位,自然也与她息息相关。
至于宜贵妃,她儿子还小,且暂时没有流露出想要夺嫡的心思来,因此,她对这些消息的打探也不像前两者那般急迫。
她在打探的时候,也比前两者更有技巧,不至于引起太后的反感。
佟皇后如今耳目遍布后宫,自然对这些事颇为清楚。
在听太后说了这些话后,她眸光一转,决定近日要派人好生盯着惠妃和平妃。
通过她们的异动,想来也能够推测出她们各自娘家的动向来。
琼华看着太后憔悴的模样,忍不住握着太后的手:“皇祖母放心吧,汗阿玛不会出事的。
” 明明是极为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太后展露了笑颜,太后仿佛从琼华的话语中汲取到了力量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