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山谷之殇
关灯
小
中
大
十二月初二的傍晚,夕阳的余晖给黑水谷染上了一层诡异的血色。
也先的五万大军正沿着谷中驿道向东疾驰,马蹄踏过结冰的溪流,发出“咯吱”的脆响。
谷两侧的山峦覆盖着薄雪,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摇晃,看似一片寂静,却不知杀机早已暗藏。
突然,“咚!咚!咚!”三声震天的鼓声从两侧山峦炸响,打破了谷中的宁静。
紧接着,喊杀声如惊雷般响起,滚石、箭矢从山上倾泻而下,密密麻麻的明军将士从山林间、沟壑里杀出,旗帜上的“明”字在暮色中格外醒目。
朱瞻基亲率精锐坐镇谷口高坡,手中令旗一挥,明军迅速合拢,像一把巨钳死死咬住瓦剌大军。
不过片刻功夫,五万瓦剌军就被合围在这条长约十里、宽仅半里的狭长谷地中。
前后的退路被明军封死,两侧是陡峭的山壁,瓦剌骑兵引以为傲的机动性彻底失效,只能在谷中挤成一团。
明军没有急于强攻,只是不断用弓箭、火炮进行试探性进攻,铅弹与箭矢在谷中穿梭,瓦剌士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也先勒住受惊的战马,看着四周如潮水般涌来的明军,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他这才惊觉,自己是上了汉人的当!所谓的皇帝病重、太子回师、明军内乱,全都是假的!汉人皇帝朱高炽根本未曾驾崩,这从头到尾就是一个诱他深入的陷阱! 也先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源于徐樽与朱高炽定下的奇谋。
朱高炽确实因边关战事焦灼心烦意乱,又因年老体衰,对宠妃胡美人的柔情有些力不从心,私下里吃了些滋补药材,却因急功近利过量伤了元气,确实小病一场。
再加之年高体虚,连续几日为战事忧心,情绪激动下,便有了“一病不起”的假象。
徐樽见状,立刻向朱高炽献策:“陛下,瓦剌久攻不下,必盼我朝内乱。
不如将计就计,以陛下龙体欠安为饵,诱也先深入,再聚而歼之!”朱高炽与徐樽、“三杨”反复商议,都觉得此计可行,唯一的要害便是严格守密,绝不能让瓦剌察觉分毫。
于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大戏”在明廷上演:朱高炽下令暂停早朝,让首辅杨士奇每日进宫“探病”,故意让朝臣看到杨士奇凝重的神色;又密令赵贵妃带领几位妃嫔赶赴皇觉寺祈福,让她们在寺庙外“哭哭啼啼”,故意让瓦剌探子看到这“忧心忡忡”的一幕;同时,锦衣卫指挥使张武秘密赶赴前线,将计策全盘告知朱瞻基,让他部署合围之策。
这一切环环相扣,将也先彻底蒙在鼓里。
直到此刻被围在黑水谷,他才明白自己落入了怎样的圈套,但为时已晚。
“你这孽子!”也先看着身边慌乱的士兵,怒火直冲头顶,猛地转头瞪向博罗纳哈勒,厉声怒骂,“都是你!当初非要怂恿我出兵,说什么汉人内乱、机不可失!现在好了,我们被围死在这里,你满意了?”他想起儿子引用忽必烈典故力劝自己的模样,只觉得一阵气血上涌。
“爹!”博罗纳哈勒急得大呼大叫,脸色涨得通红,“现在不是讨论谁对谁错的时候!明军已经把谷口堵死了,再骂下去我们都得死在这里!现在要考虑的是怎么突围出去,怎么带着兄弟们杀回草原!” 阿失帖木儿也连忙附和:“是啊父汗,大哥说得对!我们还有三万骑兵,只要冲出去,明军未必拦得住!” 他策马来到也先身边,语气急切:“让儿臣带闪电营开路,一定能杀出一条血路!” 瓦剌将领们也纷纷回过神来,开始呼喊士兵列阵抵抗。
谷中的混乱稍稍平息,但明军的攻势却越来越猛。
火箭带着火光射入瓦剌阵中,点燃了士兵的皮甲;火炮轰鸣着炸响,将密集的人群炸得血肉模糊。
瓦剌士兵在狭窄的谷地中挤成一团,连挥舞弯刀都显得笨拙,只能被动挨打。
也先望着两侧山上严阵以待的明军,又看看谷中不断倒下的士兵,心中的绝望越来越深。
他知道,自己那个饮马中原的幻梦,连同瓦剌最后的精锐,都要葬送在这黑水谷中了。
暮色渐浓,谷中的血腥味越来越重,明军的喊杀声如同催命符,敲打着每一个瓦剌士兵的神经。
这场由野心与阴谋交织的战争,终于在这狭长的山谷中,迎来了最后的决战。
十二月初三清晨,山西一带的天空突然飘起鹅毛大雪,起初只是零星几片,很快便如柳絮般漫天飞舞。
到了中午,黑水谷中的积雪已深达盈尺,踩上去没到小腿,刺骨的寒风卷着雪
也先的五万大军正沿着谷中驿道向东疾驰,马蹄踏过结冰的溪流,发出“咯吱”的脆响。
谷两侧的山峦覆盖着薄雪,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摇晃,看似一片寂静,却不知杀机早已暗藏。
突然,“咚!咚!咚!”三声震天的鼓声从两侧山峦炸响,打破了谷中的宁静。
紧接着,喊杀声如惊雷般响起,滚石、箭矢从山上倾泻而下,密密麻麻的明军将士从山林间、沟壑里杀出,旗帜上的“明”字在暮色中格外醒目。
朱瞻基亲率精锐坐镇谷口高坡,手中令旗一挥,明军迅速合拢,像一把巨钳死死咬住瓦剌大军。
不过片刻功夫,五万瓦剌军就被合围在这条长约十里、宽仅半里的狭长谷地中。
前后的退路被明军封死,两侧是陡峭的山壁,瓦剌骑兵引以为傲的机动性彻底失效,只能在谷中挤成一团。
明军没有急于强攻,只是不断用弓箭、火炮进行试探性进攻,铅弹与箭矢在谷中穿梭,瓦剌士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也先勒住受惊的战马,看着四周如潮水般涌来的明军,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他这才惊觉,自己是上了汉人的当!所谓的皇帝病重、太子回师、明军内乱,全都是假的!汉人皇帝朱高炽根本未曾驾崩,这从头到尾就是一个诱他深入的陷阱! 也先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源于徐樽与朱高炽定下的奇谋。
朱高炽确实因边关战事焦灼心烦意乱,又因年老体衰,对宠妃胡美人的柔情有些力不从心,私下里吃了些滋补药材,却因急功近利过量伤了元气,确实小病一场。
再加之年高体虚,连续几日为战事忧心,情绪激动下,便有了“一病不起”的假象。
徐樽见状,立刻向朱高炽献策:“陛下,瓦剌久攻不下,必盼我朝内乱。
不如将计就计,以陛下龙体欠安为饵,诱也先深入,再聚而歼之!”朱高炽与徐樽、“三杨”反复商议,都觉得此计可行,唯一的要害便是严格守密,绝不能让瓦剌察觉分毫。
于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大戏”在明廷上演:朱高炽下令暂停早朝,让首辅杨士奇每日进宫“探病”,故意让朝臣看到杨士奇凝重的神色;又密令赵贵妃带领几位妃嫔赶赴皇觉寺祈福,让她们在寺庙外“哭哭啼啼”,故意让瓦剌探子看到这“忧心忡忡”的一幕;同时,锦衣卫指挥使张武秘密赶赴前线,将计策全盘告知朱瞻基,让他部署合围之策。
这一切环环相扣,将也先彻底蒙在鼓里。
直到此刻被围在黑水谷,他才明白自己落入了怎样的圈套,但为时已晚。
“你这孽子!”也先看着身边慌乱的士兵,怒火直冲头顶,猛地转头瞪向博罗纳哈勒,厉声怒骂,“都是你!当初非要怂恿我出兵,说什么汉人内乱、机不可失!现在好了,我们被围死在这里,你满意了?”他想起儿子引用忽必烈典故力劝自己的模样,只觉得一阵气血上涌。
“爹!”博罗纳哈勒急得大呼大叫,脸色涨得通红,“现在不是讨论谁对谁错的时候!明军已经把谷口堵死了,再骂下去我们都得死在这里!现在要考虑的是怎么突围出去,怎么带着兄弟们杀回草原!” 阿失帖木儿也连忙附和:“是啊父汗,大哥说得对!我们还有三万骑兵,只要冲出去,明军未必拦得住!” 他策马来到也先身边,语气急切:“让儿臣带闪电营开路,一定能杀出一条血路!” 瓦剌将领们也纷纷回过神来,开始呼喊士兵列阵抵抗。
谷中的混乱稍稍平息,但明军的攻势却越来越猛。
火箭带着火光射入瓦剌阵中,点燃了士兵的皮甲;火炮轰鸣着炸响,将密集的人群炸得血肉模糊。
瓦剌士兵在狭窄的谷地中挤成一团,连挥舞弯刀都显得笨拙,只能被动挨打。
也先望着两侧山上严阵以待的明军,又看看谷中不断倒下的士兵,心中的绝望越来越深。
他知道,自己那个饮马中原的幻梦,连同瓦剌最后的精锐,都要葬送在这黑水谷中了。
暮色渐浓,谷中的血腥味越来越重,明军的喊杀声如同催命符,敲打着每一个瓦剌士兵的神经。
这场由野心与阴谋交织的战争,终于在这狭长的山谷中,迎来了最后的决战。
十二月初三清晨,山西一带的天空突然飘起鹅毛大雪,起初只是零星几片,很快便如柳絮般漫天飞舞。
到了中午,黑水谷中的积雪已深达盈尺,踩上去没到小腿,刺骨的寒风卷着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