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银饭碗。

关灯
皇帝陛下对他并没有多少喜爱,太子又只偏疼继太子妃所出的幼子,太孙虽年幼就被立为太孙,将来能继承大统,但他的毓庆宫却逐渐门庭冷落。

     宫人轻易不往这边来,访客也不便入宫,就显得格外荒凉和寂静。

     原说要把她们分来毓庆宫伺候太孙殿下时,许多小宫人瞧着都很害怕,这就是症结所在。

     但姚珍珠冷眼旁观,倒是觉得毓庆宫是难得的清净地。

     没那么多纷争,也没那么多勾心斗角,毓庆宫的老宫人们都一心为着太孙殿下,如此一来,其实毓庆宫的日子同以前的御膳房也不差些许。

     只要她能经常动动手,练练自己的手艺,那就再好不过。

     她如此想着,听澜却一直注意着外面的动静,听到贺公公的声音响起,立即对姚珍珠道:“姑娘,贺公公来了。

    ” 无论昨夜的侍寝到底是怎么度过的,她总归伺候了太孙殿下一夜,早晨又陪膳,赏赐当然要给。

     只不过,当姚珍珠蹲福在贺天来面前时,听着贺天来那一条条的赏赐,还是有些回不过神。

     太孙殿下出手可真大方。

     虽然这赏赐单子大约是贺公公所列,但太孙殿下若不点头,这赏赐也给不成。

     姚珍珠低着头,努力忍着,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贺天来也估摸着姚姑娘很高兴,他面容也没往日那么严肃冷峻,声音略微有些柔和。

     “姑娘,就这些许,您仔细收好,”贺天来说完,亲自扶了扶姚珍珠,“恭喜您了。

    ” 姚珍珠起身,冲贺天来点头:“多谢公公。

    ” 屋里还有楚拂晓在,这回礼不好给,姚珍珠明白贺天来绝对不是眼皮子浅的人,便也没着急给红封。

     她送了贺天来到门口:“有劳公公跑这一趟,您辛苦了。

    ” 贺天来摆摆手,让小黄门们把赏赐的好物件抬进去,便径直走了。

     小黄门都有一把子力气,直接抬了一个大箱子进来,放到了姚珍珠行卧一侧:“恭喜姑娘。

    ” 姚珍珠让听澜去送,顺便给些喜钱,待听澜回来,两人便凑到箱子前瞧。

     水红、绛紫的菱纹锦缎各两匹,可做一身冬日的袄裙,料子是极好的蜀锦,无需再做刺绣就很漂亮。

     除了锦缎,还有赏银二十两。

     姚珍珠原来是一等宫女,月银半两,一年不花费,只能攒下六两。

    这一夜就赚了三年半的钱,太孙殿下真是太慷慨了。

     姚珍珠竟看料子和银子了,听澜倒是从里面取了个紫檀雕花木盒出来,打开来给姚珍珠瞧。

     里面放了一副头面。

     头上是一对银钗,钗头各嵌一颗东海珍珠,珍珠大约有黄豆大小,在晨光下散着莹润的光影。

     盒子里还有一对宝葫芦珍珠耳铛,耳铛下坠有一大一小两颗珍珠,如同小葫芦一般晃荡在银质的藤蔓下面。

     这一对头面既精巧,又暗含了姚珍珠的名讳,不可说不用心。

     除此之外,还有铁观音、桂花茶各二两,各色点心一盒,以及最重要的,压在箱底的一组银碗筷。

     碗上刻着四个字,姚珍珠不认识,却特别爱惜地反复摸索着。

     那一定是吉祥话。

     姚珍珠捧着这沉甸甸的银碗,那种满足几乎要从心里溢出来。

     这碗她最喜欢。

     五谷丰登、丰衣足食,才是好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