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二合一】这一刻的他,……

关灯
姚珍珠盯着李宿发呆,李宿这也正好包完饺子,准备跟姚珍珠包的一起放在盖帘上。

     他刚一抬头,入目就是姚珍珠近在咫尺的侧脸。

     李宿难得被吓了一跳。

     他已经很久没有同女子距离如此近了,近得甚至可以看清她脸蛋上因热而泛起的红晕,氤氤氲氲,仿佛天际被夕阳映红的晚霞。

     也红得仿佛可以把他烤焦。

     李宿眉头一皱,他当即便起身,控制不住地往后退了几步。

     即便两个人已经熟悉,即便他并不讨厌姚珍珠,可他身体上却当真无法接受。

     除了已经被他完全认可的寥寥几人,任何人他都不喜欢近身。

     更何况是年轻女子了。

     他的动作很快,也很猛,正专注做事的姚珍珠反而被吓了一跳。

     她忙起身,低下头去,声音也很低沉:“殿下,殿下……臣妾不是有意的。

    ” 姚珍珠如此这般,显得分外可怜委屈,让原本理直气壮的李宿不由有些心虚。

     他一下子哽住了,好半天没说出话。

     他训斥人的时候,从来都很冷硬,根本不管对方心情如何,只要他不高兴,他就让所有人都不高兴。

     但现在,看着姚珍珠可怜巴巴站在那,他竟然生出一丝不忍来。

     不忍吗? 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竟然对旁人能有怜惜。

     可能因为姚珍珠救过他的命,对他一直忠心不二,这种情分,才让他生出怜惜之情。

     李宿给自己迅速找好借口,便主动绕了一圈,坐到了圆桌对面。

     “不是你的错,”李宿开始用另一盆馅料包饺子,“是孤……不习惯罢了。

    ” 姚珍珠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向李宿。

     高高在上的太孙殿下居然道歉了。

     虽然没有明说,但姚珍珠也听明白,李宿的意思是他起身不是因为嫌弃她,纯粹是因为他本身不喜。

     这里站的是任何人,他恐怕都会躲闪。

     姚珍珠抿了抿嘴唇,眼睛里重新燃起光芒:“谢殿下。

    ” 李宿垂下眼眸,不去看她那双璀璨的眼眸,只说:“坐吧。

    ” 之后两个人就安安静静包饺子。

     李宿即便能把饺子包上,却也当真不是太好,大多数都歪歪扭扭不说,还很慢,姚珍珠包完小半盖帘,他这才包了六个。

     抱了一会儿,李宿也终于承认自己没什么包饺子的天分。

     或者说,厨艺这一道就不是常人可以一学就上手,他不过是为了守岁逗趣,没必要非要学会。

     思及此,李宿便拍了拍手,用帕子擦干净手上的肉馅,直接道:“孤来擀饺子皮吧。

    ” 饺子皮他还是很顺手的。

     姚珍珠点点头,加快包饺子的速度,一边还对贝有福道:“贝公公,可否取了小茶炉来,一会儿咱们在小厅里煮饺子吃。

    ” 贝有福早就想吃饺子了,虽然殿下包得不能看,但馅料是姚诏训自己调的,味道肯定好。

     他哎了一声,麻溜跑去准备茶炉。

     李宿一声不吭站在边上,一个又一个擀着饺子皮。

     当他开始认真擀皮的时候才意识到,姚珍珠包饺子到底有多快。

     他要是再慢点,都要赶不上姚珍珠包了。

     李宿看她一眼,问:“这个你学了多久?” 姚珍珠年纪轻轻,厨艺是真的好,李宿这么挑嘴的人都喜欢她做的饭食,确实有两把刷子。

     也难怪李宿会好奇了。

     姚珍珠抬头,看着他笑了。

     她的笑容带了些自信,又有旁人没有的笃定,最后还带了些俏皮:“殿下,臣妾若说只看了一眼就会,殿下信吗?” 李宿:“……” 如果是别人,李宿一定不信,但姚珍珠…… 李宿没说话。

     今夜李宿相当平易近人,加上过年姚珍珠高兴,就忍不住话多起来。

     “殿下,真不是臣妾吹,许多食物只要臣妾吃过,或者看过旁人做过一次,大抵就能做出差不离的,偶尔……”姚珍珠俏皮笑笑,“偶尔能做得比人家原版的都好,这也是师父当年为何收了臣妾做关门弟子。

    ” 有些时候,天分真的很重要。

     姚珍珠也还未到双十年华,比李宿还小几个月,能有如此高超的手艺,果然只能用天分过人来印证。

     她笑眯眯包饺子,手指异常灵活:“臣妾小时候,大概三四岁的时候,也是过年,我娘要给家里包饺子,我在边上看着,不一会儿就学会了。

    ” 姚珍珠语气里带着怀念:“我娘的手艺就很好,当时村子里的人都说我爹有福气,能娶得这样贤惠聪慧的妻子,我爹也总以我娘的厨艺好而自豪。

    ” “殿下一定没去过坊间村中,像臣妾家里那样的小山村,百姓大多只是温饱,若想要吃些新鲜货,往常都要去县里镇上采买,农闲的时候也要一个月才能去一回。

    ” “我娘亲最会做豆腐,最拿手的就是素鸡,也就是红烧豆腐干,当时村里的人都拿各种各样的货物来家里换。

    ” 姚珍珠一边回忆着年幼时的记忆,一边感叹:“当时我爹只要有空,就会给我娘帮忙,我大哥也会给娘打下手,靠着我爹的勤奋和我娘的手艺,家里的日子过得极好。

    ” 素鸡不值几个钱,收的货也不贵,这家一捧小米,那家一捆腌菜,往常都能换一整碗素鸡。

     瞧着东西不多,但姚珍珠家里在村中的情分却存了下来。

     姚珍珠说着说着,不自觉就有些啰嗦。

     李宿竟然一直认真听着。

     听到最后,姚珍珠不说了,李宿还有些意犹未尽。

     “你家中过年时包的是什么样的馅料?” 姚珍珠愣了一下,很快便答:“殿下,臣妾毕竟只是普通村户女,家中并不富裕,但父母却都很舍得,不会扣扣搜搜过日子。

    ” “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买些猪肉,用小部分来包饺子。

    ” “北地村中,最经常吃的就是酸菜饺子,酸菜是年前就开始积的白菜酸菜,到了过年正好吃,到了调馅的时候,把酸菜仔仔细细洗上几遍就没那么酸了,但吃的时候却特别有劲儿。

    ” 那种酸酸香香的味道,又是久违的酸菜猪肉饺子,就连年少的姚珍珠都能一气吃下二十来个。

     当然,这事不能跟李宿说。

     姚珍珠道:“那会儿村中不太富裕的人家,没有那么多白面,也会掺一点玉米面或者糟米面,包出来的饺子还挺好看,就是没有白面那么香。

    ” 李宿听着,突然问:“你家中很穷困吗?” 他虽然经常出宫,也会在盛京的市坊里体察民情,但盛京毕竟是一国之都,皇城之内几乎都是富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