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一更)

关灯
需继续扫清关中叛贼呢,哪是这么快能闲得下来的。

    ” 刘协总不好说,因刘秉而来的安全感,让他总有些担心,在离开了对方的视线后,先前的噩梦又会卷土重来,但在此刻,他也只能说道:“那就预祝陛下祝愿兄长势如破竹,速取全境了。

    ” 对于刘协来说,这确是一句出自于本心的诚挚祝愿。

     而对于此刻的关中来说,这其实是一句事实。

     刘协终究还是年轻了一些,不明白速破潼关这句话,到底有多大的含金量,起码在洛阳大军攻城之前,李儒是真的觉得,这处由他们选定的关隘,最起码也能阻拦住敌军十天半月,最先出问题的,可能是凉州、荆州那边。

     谁知道在潼关处的两军交锋,以刘秉这方付出了一部分伤亡的代价飞快结束,大军更为猛虎出笼一般,追逐着余下的叛军。

     除了已死的李儒、牛辅、郭汜,已投降的张济和其侄子张绣外,关中还剩下李傕、董旻与樊稠三路兵马。

     这三路兵马合计,约莫还有六千余人。

     但当刘秉重新回到长安的时候,距离他结束郿坞困境,仅仅过去了两日有余。

     而若是有人迎接这路凯旋的大军,便会发觉,追随汉帝刘秉抵达长安的,已又多出了两方兵马,彻底让长安城外留待处置的叛军,被镇住了蠢蠢欲动的心思。

     以张济为例,他但凡长了眼睛就能看到,新增的两路兵马毫不逊色于第一批杀至长安的洛阳官兵,甚至,那两路兵马中为首的武将,还要更显精力旺盛,似是迫切地想要再来一场战斗,能让他们尽展拳脚。

     他们怎敢再有妄念。

     再敢动的话,多的是人愿意,拿下他们为平叛的战功。

     除非他们真的不想要命了,否则拿什么来作乱? 但张济不知道的是,刘秉此刻的心里话说出来,其实是有点欠打的。

     他头疼! …… 就像现在,刘秉有些头疼地听到,吕布又开了口。

     自打他和吕布带着从凉州进发的兵马会合后,这家伙的话就没停过。

     不是说后悔自己没早一步打入关中,以协助陛下夺取潼关,就是说此番讨董如此大事,竟未能和他那便宜义父再见上一面…… 现在又已说道:“陛下,不知打完了关中,是不是应该顺势打南方的蜀……” “贾文和。

    ”刘秉语气淡淡地喊出了一个人的名字,向着后方老神在在的贾诩看去,“你是奉先的军师,总该为他解惑的。

    ” 为何吕布没跟贾诩抱怨安排有误呢?因为在与陛下碰面之前,吕布带兵,斩杀了驻兵于陈仓的樊稠,又在途经槐里时,杀死了奉李儒之命支援陈仓前线的董旻。

    相比起阵斩李傕的另一路兵马,也就是孙策他们的这一方,他怎么算,战功都还是要更多的,起码从两路偏师的比较来说,他并未丢了颜面。

    这样一来,吕布又为何要找贾诩的麻烦。

     最多就是哀嚎两声陛下发兵讨贼何其神速,竟没给他以力挽狂澜的机会。

     但现在,有了陛下的那句话,贾诩总不能再装耳朵不好用了。

     他喊了一声吕将军,示意吕布过去说话。

     吕布迟疑了一下,还是退到了贾诩的身边。

     贾诩叹了口气:“吕将军啊,陛下纵容你在这儿大表遗憾、进而请战,是因为器重亲近于你,不是让您蹬鼻子上脸的。

    蜀中这地方多年间,就不是便于往来之地,就连意图凭借益州牧之位避开党派争斗的刘焉,都是依靠着蜀中贵族,才掌控住了此地。

    他先前对陛下全无表态,也完全可以说是巴中有五斗米教主持,让他与中原音书断绝,无法脱身前来。

    起码从朝廷的角度,应当先派使者前去,再定他到底有无谋逆的罪状。

    ” “我也敢说,以朝廷扫平关中的表现,一旦传至蜀中,那刘焉再如何心思叵测,也绝不敢对陛下有所不敬,所以真正麻烦的,反而不是那起码有宗室之名的刘焉,而是蜀中的那些巴人氐人。

    ” “那就去打他们呀。

    ”吕布说得坦坦荡荡。

     却见不只是贾诩又有点想要叹气,另一头的孙策也翻了个白眼。

     他顿时怒向孙策:“你这是什么意思?” 孙策爽朗一笑:“就是觉得吕将军应当听一听我父亲给我的建议,多交一些聪明的朋友。

    ” 周瑜忍了又忍,方才没在这句话前当场笑出来,只是极力往下压了压嘴角。

     贾诩伸手拦下了想去和孙策打一架的吕布:“哎哎哎吕将军这么做,可就是中了小孙将军的计了。

    ” 吕布立时脸色一震,向着“聪明的朋友”贾诩处靠近了两步,低声问道:“先生,这话如何说?” 贾诩摸了摸胡须,斟酌着语气答道:“各方富商豪强虽因陛下乃是众望所归,得道多助,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将天下余粮,送至洛阳,协助此次发兵,但此举可一,不可二,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