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放榜。

关灯
试放榜,平安又要准备殿试了,难得放松几天,还要听您叨叨。

    ” 沈太医“哼”了一声,将手里的药包递给平安:“夜里读书泡水喝,别熬太晚。

    ” 说完,转身进了院子。

     平安看着手里的药包,喜滋滋地说:“岳父大人还是很关心我的。

    ” “谁是岳父大人,”清儿拿话噎他,“你不是只养自己的爹娘来着?” 平安道:“岳父母也是自己的爹娘啊!” 清儿翻着白眼看天。

     “你不信?”平安摇着手里的药包,朝沈家的院子里喊:“爹,爹!” 清儿惊慌失措,急忙捂住他的嘴。

     沈太医生怕左邻右舍听了笑话,疾步出来,险些被门槛绊倒,斥道:“乱喊什么,不成体统。

    ” 平安一摊手:“看,喊出来了吧。

    ” 清儿哭笑不得,推他赶紧回家。

     平安匆忙朝沈太医作个揖道:“爹爹再见!” 沈太医气得撵上去:“你小子,给点颜色就开染坊……” 平安嬉笑着往自家院门跑:“沈伯伯留步,不用送了!” “说了多少遍,赶紧把狗洞堵上,听到没有!”沈太医没好气道。

     “听到了。

    ”平安一溜烟不见了人影。

     …… 贡院之中,考生的试卷经过初步筛选、糊名誊录,经过飞虹桥送入内帘。

     内帘之中有阅卷房,十八房同考官正在紧锣密鼓的阅卷,随着一份份试卷被荐卷出房,正副主考案头的试卷渐渐堆积起来。

     同考官推荐的试卷,往往先经过副主考的评阅,若副主考觉得不错,会在卷末写一个“取”字,移交给主考官,若主考官中意,便在“取”字之后写一个“中”字,此人便算一只脚踏进“天子堂”了。

     阅卷是一项繁琐又枯燥的工作,还容不得半点马虎,因此两三日之后,两位主考都有些显露疲态。

     这时副主考何昇忽然捻须笑道:“好好好!阅卷以来第一次见到这样好的文章,言之有物,鞭辟入里,当浮一大白!” 说着,在卷末写了个利落的“取”字,拿到主考官刘玺面前:“总裁请看这篇文章。

    ” 刘玺啼笑皆非道:“何部堂,你三日里已经喊了五六回了。

    ” 何昇想想也是,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大概是本届举子太优异了,不过这份文章,比之前的几份还要略胜一筹!” 刘玺接过试卷,认真阅读起来。

     只见他脸色变了数变,最终咋舌犹豫起来:“你此前荐出的几份试卷,的确内容充实,文气贯通,但是这一份……固然是好,只是细微处的观点略有一些冒进了。

    ” 何昇不禁奇怪:“总裁出这份试题的意旨,难道不是关于海贸?” 刘玺简直是有苦难言,他哪敢说今科会试的首题是陛下亲自授意的,就是在为重开海禁投石问路。

     可他本人却是较为保守的官员,认为既然“寸板不下海”是祖制,不能轻易更改。

    且为官与治学不同,讲究守中、谦抑、面面俱到,刘玺像大多数考官一样,对文章优秀、思想激进的考生有些头疼。

     毕竟水平摆在那里,不取不行,取低了也不行,举子在放榜之后是有权调阅自己的试卷的,如果被闹到礼部甚至都察院去,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刘玺还是秉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卷末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