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正文完麟游阙下,凤栖梧桐,……
关灯
小
中
大
扛过百年不遇的蝗灾,边陲为官的磨砺,使她目光中带着鹰隼般灼灼的锋芒,即便不着甲胄、不带刀兵、换回女装,也难以掩盖通身的凛然气度。
阿蛮平时在外要要保持官威,惜字如金,如今看到平安,话也多了起来——外察也包括地方宣慰司,阿蛮跟随岑夫人进京述职,自然要来家里看望大爷和大奶奶。
“什么大爷大奶奶。
” 一个声音自身后响起,两人回头一看,是陈琰进了院子。
陈琰已在前院换了官服,只是入阁日久,气度也与六部堂官时迥然不同,阿蛮微惊,正要朝他行礼。
阿蛮不忘本,陈琰却不能再将她当做下人之女,只说外面热,让她进屋再说。
林月白也在堂屋里,使人将白铜冰桶里镇着的酸梅汤拿出来给两个孩子解暑,陈琰坐到妻子旁边的位置,温声对阿蛮道:“你若不嫌我书生文弱,执弟子礼吧。
” 阿蛮错愕片刻,便朝夫妻二人纳首叩拜,一拜再拜,四拜方兴。
夫妻俩对视一眼,都有些感动,这是对父母师长的最隆重的礼仪。
林月白扶起阿蛮,让她坐下,听她口述滇州的土司局势,及改土归流的实际情况。
正说着话,九环通禀说平继少爷换好了衣裳,来见大爷。
平安瞠目结舌:“堂哥?!你又离家出走了?” 陈平继白他一眼:“我是那种不着调的人吗?” 陈平继身量也长起来了,又因常年习武,变得猿背蜂腰、英俊挺拔。
他去年通过了武举乡试,是进京来参加会试的,武举仿照文科举,会试三年一度,在九月份举行,首场考马射,二场考技勇,三场考兵法韬略和实务对策。
平继这孩子从小就猛,武学天赋没得说,曾协助锦衣卫捣毁了一个贩卖人口的窝点,敏锐有观察力,脑子也还算灵光,如果不是被策论拖累,兴许能中个武解元。
陈琰任兵部侍郎时参与过武举阅卷,陈二老爷索性打个包袱,把陈平继提前送到京城,跟陈琰读三个月书,恶补一下文化课。
平安笑道:“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陈平继考中了乡试,他是知道的,他们少时还约好一起考科举,在陈家巷的小桥以南上立一座“文武进士牌坊”,如今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平安把堂兄引见给自己的侍卫们,闲得吃饭不用放盐的锦衣卫每天看着自己逐渐消失的腹肌正发愁呢,听说这小子要备考今年的武举,如群狼看到了小羊——练他! 平安站在廊下唏嘘:“哇,还挺燃的。
” 被锦衣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的陈平继:“你在那燃个屁呀,快让他们放开我!” 平安不为所动,嘴里念念有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事实证明,强大的求生欲真的可以激发人的潜力,陈平继不但功夫突飞猛进,为了逃避锦衣卫们的蹂躏,情愿赖在书房里做文章,到了九月会试,竟取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又在次月的殿试中表现优异,跻身前十,还因相貌太过出众,被皇帝钦点为探花,授予神机营把总一职,负责京畿防务。
陈宅上下张灯结彩,鞭炮锣鼓喧天,平安还特意请来了舞狮和秧歌队助兴,陈琰旧时兵部的同僚及兵马司的许多官员都来庆贺,陈老爷又有机会点外卖了。
陈平继不用急于上任,平安也在翰林院过于悠闲,两人一合计,索性向朝廷告假回乡祭祖。
平安这次学聪明了,撺掇陈老爷一起告假,把他俩“夹带”回去。
陈老爷已经升任工部营缮司主事了,自然也想衣锦还乡风光风光,顺带看北陈家老三吐血的表情,于是三人一拍即合,偷偷滴进村,打枪滴不要。
今年地方官员调动频繁,陈琰忙得头脚倒悬,没空关心家里的祖宗们,等到吏部核准的文书下来,才知道他的亲爹亲儿亲侄子要回老家祭祖了。
经办此事的吏部官员也很无辜,陈阁老的亲爹要请假,他哪有不准的道理? 平安终于如愿以偿在入冬之前
阿蛮平时在外要要保持官威,惜字如金,如今看到平安,话也多了起来——外察也包括地方宣慰司,阿蛮跟随岑夫人进京述职,自然要来家里看望大爷和大奶奶。
“什么大爷大奶奶。
” 一个声音自身后响起,两人回头一看,是陈琰进了院子。
陈琰已在前院换了官服,只是入阁日久,气度也与六部堂官时迥然不同,阿蛮微惊,正要朝他行礼。
阿蛮不忘本,陈琰却不能再将她当做下人之女,只说外面热,让她进屋再说。
林月白也在堂屋里,使人将白铜冰桶里镇着的酸梅汤拿出来给两个孩子解暑,陈琰坐到妻子旁边的位置,温声对阿蛮道:“你若不嫌我书生文弱,执弟子礼吧。
” 阿蛮错愕片刻,便朝夫妻二人纳首叩拜,一拜再拜,四拜方兴。
夫妻俩对视一眼,都有些感动,这是对父母师长的最隆重的礼仪。
林月白扶起阿蛮,让她坐下,听她口述滇州的土司局势,及改土归流的实际情况。
正说着话,九环通禀说平继少爷换好了衣裳,来见大爷。
平安瞠目结舌:“堂哥?!你又离家出走了?” 陈平继白他一眼:“我是那种不着调的人吗?” 陈平继身量也长起来了,又因常年习武,变得猿背蜂腰、英俊挺拔。
他去年通过了武举乡试,是进京来参加会试的,武举仿照文科举,会试三年一度,在九月份举行,首场考马射,二场考技勇,三场考兵法韬略和实务对策。
平继这孩子从小就猛,武学天赋没得说,曾协助锦衣卫捣毁了一个贩卖人口的窝点,敏锐有观察力,脑子也还算灵光,如果不是被策论拖累,兴许能中个武解元。
陈琰任兵部侍郎时参与过武举阅卷,陈二老爷索性打个包袱,把陈平继提前送到京城,跟陈琰读三个月书,恶补一下文化课。
平安笑道:“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陈平继考中了乡试,他是知道的,他们少时还约好一起考科举,在陈家巷的小桥以南上立一座“文武进士牌坊”,如今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平安把堂兄引见给自己的侍卫们,闲得吃饭不用放盐的锦衣卫每天看着自己逐渐消失的腹肌正发愁呢,听说这小子要备考今年的武举,如群狼看到了小羊——练他! 平安站在廊下唏嘘:“哇,还挺燃的。
” 被锦衣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的陈平继:“你在那燃个屁呀,快让他们放开我!” 平安不为所动,嘴里念念有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事实证明,强大的求生欲真的可以激发人的潜力,陈平继不但功夫突飞猛进,为了逃避锦衣卫们的蹂躏,情愿赖在书房里做文章,到了九月会试,竟取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又在次月的殿试中表现优异,跻身前十,还因相貌太过出众,被皇帝钦点为探花,授予神机营把总一职,负责京畿防务。
陈宅上下张灯结彩,鞭炮锣鼓喧天,平安还特意请来了舞狮和秧歌队助兴,陈琰旧时兵部的同僚及兵马司的许多官员都来庆贺,陈老爷又有机会点外卖了。
陈平继不用急于上任,平安也在翰林院过于悠闲,两人一合计,索性向朝廷告假回乡祭祖。
平安这次学聪明了,撺掇陈老爷一起告假,把他俩“夹带”回去。
陈老爷已经升任工部营缮司主事了,自然也想衣锦还乡风光风光,顺带看北陈家老三吐血的表情,于是三人一拍即合,偷偷滴进村,打枪滴不要。
今年地方官员调动频繁,陈琰忙得头脚倒悬,没空关心家里的祖宗们,等到吏部核准的文书下来,才知道他的亲爹亲儿亲侄子要回老家祭祖了。
经办此事的吏部官员也很无辜,陈阁老的亲爹要请假,他哪有不准的道理? 平安终于如愿以偿在入冬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