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堂名款瓷器

关灯
一家春是什么来路?” 张学强喝口茶润润嗓子道,“傻小子,听好了!这大雅斋可不是普通作坊,是清代慈禧专用的堂名款!” 二猛不耻下问,“师傅什么叫堂名款?” 张学强摩挲着压手杯,轻声说道,“啥叫堂名款?就是以前达官贵人、皇家用自己书房或者宫殿的名字当标记,烧在瓷器上,相当于私人定制的戳儿,比普通写年号的款识的官窑金贵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二猛挠着刚才被打疼的地方,“师傅,你还没说天地一家春呢!” 张学强道,“这天地一家春,是圆明园里的一处宫殿名,慈禧当妃子的时候在那里学过画。

     后来圆明园被强盗烧了,清廷仿着原样重建,专门给慈禧用。

     你给我记好了,带这款识的瓷器,画工得是最好的匠人画,釉料得挑最细的料,烧坏一个就得砸了重烧,民窑敢随便写这堂名? 借他个胆子也不敢!这杯子往这儿一摆,光看这堂名款就知道,当年指定是供着宫里贵人用的,妥妥的高路份官窑! 多数大雅斋瓷器的大雅斋三字在口沿下,或者内壁口沿下,这个压手杯可能太小,就落在了底部了,还算是比较少见的。

     另外有时候大雅斋、永清长春、天地一家春,会出现在同一个瓷器上,这种情况反而多见。

    ” 王二猛听得连连点头如同小鸡啄米。

     张学强没好气道,“光听就行了?” 王二猛急忙拿出了笔记本,歪歪扭扭地写了起来。

     樊子君端着一笸箩包子过来,轻笑道,“学强,哪有你这样教徒弟的,这是打徒弟啊,快点吃包子吧,刚才出锅的!” 每次卖完,再蒸一些自己享用,成了惯例,张学强都不用交代,他们就会执行。

     “这个不打不成器,棍棒之下出人才,古人都这么说!”张学强把笸箩往边上推了推,“你们先吃,我还没看完东西呢!” 第一件就是大雅斋的瓷器,这玩意存世量极少,将来上拍至少六位数起步,后面还有什么宝贝儿?张学强不由得心里有点痒痒。

     喜欢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请大家收藏:()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