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应

关灯
Δ51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她一句: “你见过现实里的副控塔吗?” 苏离一怔。

     她从没见过。

     她经历了无数副本、被投放进各类人格剧场,但现实中——从未真正踏足任何“控制中心”。

     Δ51说:“我见过一次。

    ” “逃出来?” “不。

    ”他眼神微沉,“我被送进去过一次,用作反向实验样本。

    系统想知道‘失败人格’在现实条件下会否引发系统稳定性波动。

    ” “结果呢?” “我发疯了。

    ”他苦笑一声,“但疯得不够剧烈,系统判定我没有参考价值,于是扔回了废区。

    ” 苏离走近一步,正色道:“我现在不是来探故事的。

    我需要你配合我制造一件事——一次团队同步脱逃。

    ” Δ51静静看着她。

     “你有计划?” “我有路径。

    ”苏离答,“我制造了破窗,但想让它继续裂,就需要第一块完整落地的碎片。

    ” Δ51点头:“那我问你最后一个问题。

    ” “你觉得你现在,还算‘人’吗?” 苏离眼中没有一丝迟疑。

     “如果我还在选择。

    ” “那我还算。

    ” Δ51笑了。

     “那好吧,Δ44。

    让我试试看,疯子能不能组队。

    ” 他们并肩离开观察所。

     昭渊冷冷提醒: “系统已经觉察到Δ51的激活。

    追踪单位在两分钟内进入区域。

    ” “准备打第一场‘不是你的’战斗了。

    ” 苏离点头:“我们该让系统见识见识‘破窗’之后,到底什么叫不可控。

    ” “来了。

    ” Δ51低声说,语气不再带半点调侃。

     苏离抬头,废墟上方的空气开始折射出奇异的波纹,像光滑水面被无形之物刺穿,一道道线条般的人影逐渐浮现——黑衣、无面、步伐整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纠错人格组,系统用以处理“失败编号残留体”的清理机构。

    与模拟人格不同,它们曾是人——曾试图反抗、挣扎、但最终被捕捉、格式化,然后编入系统回收序列。

     他们没有声音,没有表情,只有一项任务: 找到异常编号,执行回收。

     “你说这些人……真的还活着?”苏离问。

     “如果你把活着定义为心跳、脑电波、和程序响应,那他们还活着。

    ”Δ51淡淡回答,“但他们的意志,早被剥掉了。

    ” “他们是活着的‘系统注释’,专门用于提醒我们——不该走太远。

    ” 十数个黑影已经抵达废墟外围,开始如机械般分散、推进、围堵。

    他们没有沟通,却步伐一致,仿佛共享着某种群体意识。

     苏离却没动。

     她看了眼脚下这片半失控的数据地层:“能爆么?” Δ51耸肩:“理论上可以,但需要有人引爆副本根目录。

    ” “那你能找到?” “我不需要找。

    ”他嘴角浮现出一丝讽刺,“我是那个‘格式失败’的副本弃子,这座副本本来就以我为引子创建。

    ” “你说什么?” “这里的根目录是我留下的思维裂痕。

    ”他伸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