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关灯
或者是明显的抵抗。

     宗亲们惶恐,却已经无能为力。

     如今整个大元的从上到下,谁人不说他定襄公的丰功伟业? 这样的人,不做皇帝合适吗? 小皇帝面对众人的催促,只是说要等见了大将军再说。

     然后就躲在深宫不出现了。

     朝政不管,大臣不见,每天踢球。

     不过就苏南丞的人观察,他好像没太害怕。

     九月,北夷新帝赫连驹上书,愿意与大元修好,奉荣安公主为太后。

    与大元签订百年不侵犯的国书。

    从此后就是友邦和睦。

     还要送一个公主给苏大将军。

     同时上书大元天子,劝他顺应天命,禅让苏南丞。

     苏南丞只接受了签订国书,至于公主,他也没拒绝的太死,只说容后再议。

     十月,亭州逐州两城中愿意离开的北夷人全部被赶走,不许带走任何财产。

     要是想留下,日后就不再是北夷人,而是大元子民。

     有三成的贵族们不得不走,还有一成是自愿走。

    六成都已经习惯了耕织生活,不愿意离开。

     亭州和逐州失落三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眼下叫他们马上跟大元其他地方一样,也是有些难。

     所以特事特办,暂时不改变政策。

    只等派来了新的官员再说。

     腊月,要求皇帝禅让的折子雪片一般飞进宫中。

    如今地方上的官员和将军也都纷纷上书恳求。

     也有不肯上书的,毕竟是少数。

     不管王朝到了哪一步,总有忠臣的。

    只是这个比例太低。

     苏家人十几年,历经三朝的经营,已经将付氏的江山蚕食了个差不多。

     主要是苏南丞做的事,许多人都不可能做到。

     如今整个北方都有新品种粮食种植,产量翻倍,养活了无数人。

     种痘之法已经在各地进行,前年时候天津府唐县有小规模的天花爆发,居然没能闹大。

     光是这两样,对于如今的百姓来说,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

     所以,定襄公要取而代之,天下百姓九成都是觉得这就是天命所归。

     元顺五年二月,苏南丞回到京城。

     回来后没几日,就建台封公,将此番征战所有的将军以及有大功的士兵们的出封赏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