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关灯
才去后院耕场行祭礼,一众学院书生,都安排在那边,他们可从角门刷脸进去。

     宋如松拱手道谢,按着衙役指的方向,去了角门。

     这处守门皂役倒是轻易放了人,却有几个门头出来,将人截在了过道。

     宋如拿出几钱碎银子,恳请道,“还望几位通融。

    ” 皂役这会却铁面无私起来,“县大人吩咐,这期间闲杂人等不许行走,祭礼后我自会放行。

    ” 宋如松无法,只得退而求其次,“阁老家三公子路上不慎伤了手,可否劳烦差爷寻个人,替我等到山上清凉寺寻下玄觉禅师,讨一副止痛伤药?” 皂役这次接了银子,他抬头看了眼日头,眼珠子一转,“说什么劳烦,小公子这手可耽误不得。

    说起来也巧了,禅师这时候正在偏殿候着,我这就安排人领你们过去。

    ” 偏殿在南,耕祭在北,确认几人跑一趟铁定赶不上观礼了,皂役也不端公事公办的架子了,他嘿嘿一笑,“宋秀才只管去,治伤要紧。

    ” 两个门头得令出列,对着宋秀才拱手请道,“请宋相公随我们来。

    ” 宋如松脚下一顿,片刻后神色如常领着几人跟上,暗地里低声嘱咐顾云庭和原疏,“你们几个等会找机会溜去后院夫子处,同夫子禀明情况。

    我带三爷去寻住持。

    ” 顾云庭隐约察觉不对,看日头宋如松根本没有余裕带顾悄去看伤。

     他知道今天对宋如松来说,是个难能的机会,执塾特意将他唤来,是打算亲自引荐给府台大人,入府台大人幕僚。

     可这事显然被莽撞的自己,变相搅黄了。

     他想说,他可以替他送顾悄,可反驳的话还没说出口,就在宋如松沉下来的眼神里闭了嘴。

     他听到宋如松淡漠开口,“二爷,你不是小孩子了,该知道凡事有因必有果,今日我替你还了这个果,他日再有因,你须得自行承担了。

    ” 这时的顾云庭,还没看出皂役门头之间的弯弯绕绕,只觉这话说得太重,听着甚至像划清界限的意思,饶是他自认为是个大人了,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宋如松却没心思理他,只叮嘱原疏道,“原七爷,这孩子就交给你了。

    ” 原疏不笨,两头一合计,就知道宋如松这是骑虎难下,顺着皂役还能保他们几个,不顺着,指不定他们一行七个人,谁也进不去了。

     他知道这时候不能添乱,宋如松这般安排,定有他的道理,便扯着顾云庭的手,在一个拐角处,生拉硬拽扯着他跑了。

     那门头看了眼几人方向,打了个哈欠,皮笑肉不笑道,“宋秀才,我们也是受人之命,不好违逆。

    您看,是让我们搀着三爷走,还是您继续一道?” 这却是把话摊白了说了。

     宋如松叹了口气,他轻轻将顾悄往上颠了颠,跟上了门头的脚步。

     “三爷这是得罪了人?”长时间背着个近百斤的大活人,宋如松说话间,气息也带了丝轻喘。

     他们心照不宣,等他们从西北角门绕到南偏殿,寻到禅师看诊敷药,耽搁下来,不说观府台耕作祈福,怕是府县大人接见学子的时辰都要过了。

     无疑,有人在刻意阻着他。

     顾悄抿了抿嘴,“我这样成天里斗鸡走狗的纨绔,实在不知挡了谁的道。

    ” 嘴里虽然这样说,但他心里明白,出手的人,不是方白鹿,就是谢长林。

     只是因由,他却委实想不明白了。

     如同原身与这二人过节一般,叫人摸不着头脑。

     “要不,宋师兄放我自己去寻吧?” 宋如松无声拒绝了。

    他知道这是顾阁老的眼珠子,要有个三长两短,六房交代不过去。

     到了禅师候场的偏殿,二人再次被门口的小沙弥拦下。

     那光着脑袋的小童奶声奶气道,“施主留步,师祖在与贵客礼佛,还望二位在此静心等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