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通过考验

关灯
的阿娘。

     “拉出去!赶紧给我拉出去!”陈副师长急得额角冒汗,连声催促,那副心虚气短的模样几乎令人发笑。

     林译心中却骤然明朗——是他,绝对是他,陈副师长就是“那边”的人。

    当年正是他在战场上突然起义,一举扭转了整个战局。

     想到此,林译忽然感到一阵轻松。

    至少,小书虫不会有事了。

     同是读书人,同是青年人,他完全懂得小书虫胸腔里燃烧的那团火。

    这些呐喊,这些诗句,对于实际的战局有用吗?坦白说,并无大用。

    枪炮不会因诗句而转向,阵地不会因呐喊而固守。

     但它们又极有用。

     它们如暗夜中的星火,唤醒昏昏欲睡的灵魂,告诉那些迷茫颓唐的人:希望从未熄灭,这片土地上永远不乏挺身的脊梁。

    战士的牺牲有人铭记,也总有人愿接过旗帜,继续前行。

     国难当头,上面不是早就慷慨激昂的说过:“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应团结奋起,共赴国难。

     既然如此,此时此刻,还分什么“这边”、“那边”?当下唯一该分的,难道不应该是爱国与不爱国吗? 林译的心总算落回实处,而上峰的心也安了下来。

    杜长官怀揣那份新鲜出炉的报告登上飞机,直奔山城而去。

     他暗自长舒一口气,林译没有问题。

    倘若真被查出什么,那将是整个远征军的损失。

     当晚,那份报告便被呈上案头。

    灯下,有人细细翻阅,指尖逐行划过纸页,室内只余纸张轻响。

     良久,他只缓缓地、一下一下叩着桌面,沉默如同实质,压得空气都凝滞了。

    半晌,他终于开口,声调平稳却不容置疑: “可以用。

    让辞修去安排吧。

    ”略一停顿,目光转向静立一旁,语气带着一丝赞赏:“光亭,你辛苦了,先去休息。

    不久之后,会有重要任命。

    ” 待杜长官离去,书房内重归寂静。

    又一份密封的报告被无声地打开。

    阅读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