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要求反攻

关灯
记忆中,虞师虽守住了对岸不假,却也常年没有战事。

    唐基始终在动脑筋要装备、要物资,可这支部队并不作战。

    不止他们,整个军就只是待在对岸看着,互相动着脑筋、打着算盘。

     但是,这又有什么意思? 不如物尽其用,就将这批“七兄弟棺材”坦克立即编入部队,投入反攻。

    至于不适合机动作战的重炮,则全部调运至第六和第九战区,加强防御力量。

     获得装备的四个军应迅速完成整备,进入反攻序列。

    而他们替换下来的重炮,正可用于武装守备部队。

    这些火炮虽机动力不足,但“有炮可用,总好过无炮可守”。

    唯有让每一件武器都发挥其作用,后续才有底气争取更多援助。

     花旗并不怕你使用他们的装备,他们真正担心的是你不用。

    战后复盘恰恰印证了这一点:老毛子接受了百倍于我们的援助,但他们也顶住了东线的巨大压力! 反观我们,实际动用的援助并不算多,结果又如何?若当时能够放下顾虑,果断配合盟军发起反攻,日寇未必有胆量发动那样一场大规模会战。

     花旗或许也会更积极配合我军反击。

    但世上从无“如果”,太多事错失就无法重来。

    这一次,林译真的想试试“如果”。

     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轻,若贸然提出构想,必然会被轻易驳回。

    但Stillwell将军不同。

    他手握物资分配之权,更有积极反攻的坚定意愿。

    于是,林译决定写信给他,请他主导此次物资分配。

     他彻夜未眠,将心中构想逐字逐句写下。

    天刚拂晓,他本想唤来闫森,托他代为送信,却突然接到上峰电话,命他立即前往司令部。

     林译将信贴身收好,跳上吉普车,一路疾驰直奔司令部。

    才踏入指挥部,便觉气氛凝重,满室的人,似乎都在等他。

     他心中疑惑,却仍稳步走进会议室,向众人敬礼,而后肃立一旁,静候指令。

     这时,卫长官笑着走了过来,“我刚接任这个位置,此次调动也酝酿多时。

    辞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