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关灯
帖,“我留了几把锄头,若那些人动手,你们也能还手。

    ” “还是老太太想的周到。

    ” 多年感情,老太太不担心是假的,又道,“后院的鸡也给你们留几只,馋了就宰来吃,至于粮食…待会让刘大去粮仓挑两担子回来…” 佟婆子一脸感激,“好。

    ” 两人说着话进了屋,不多时就拎着几捆纸钱出来,见赵广安也在,“棺材呢?” “太重了,抬不动。

    ” 佟婆子已从老太太嘴里知晓缘由,笑道,“等大郎回来再搬吧。

    ” 只能这样了。

     梨花坐在自家木箱上,手里抓着锄头问她奶,“阿奶,为啥带锄头啊?” 锄头属于铁器,容易被当做谋反的兵器,城门官差不让她们进城怎么办? 老太太言简意赅,“路上防身用。

    ” 近溪村离青葵县六十里,走官道更远,带上锄头心里踏实点,梨花说,“那多带一些。

    ” 她记得杂物间有镰刀锯子,叫刘二去搬出来。

     佟婆子脸上的笑有点挂不住,“带铁器会不会不方便?” 梨花还不知道她那点心思?扬起脸,笑容灿烂,“不是有牛车吗?有啥不方便的?” 见刘二往后院去了,她又大声道,“佟阿婆,我阿耶要带刘二叔去县里...” 佟婆子蹙眉,“二郎要走?” 赵广安想起这事,说道,“我有事要刘二做,这次带他一起。

    ” 带刘二去县里是女儿的意思,长安遥远,有刘二跟着,遇事有个帮手。

     佟婆子低头绞衣角,小心翼翼的问,“二郎媳妇呢?” “也一起。

    ” 佟婆子的眉头霎时舒展开来,朝刘二背影道,“去县里要勤快些,多帮东家干活...” 知道她是答应了,刘二心里高兴,“我会的。

    ” 事情说定,就等刘大牵牛回来套车了,天色暗得浓稠,该是离天亮没多久了,所有人都没回屋,而是搬了椅子在院里坐着。

     风已经有了凉意,吹在身上很舒服,梨花甚至眯了一小会儿。

     醒来时,天边隐隐有灰白的光落下,外头响起牛脖子上的铃铛声。

     除了刘大,一同来的还有老村长。

     一宿还没过去,老村长的背似乎佝得更凶了,一开口,嗓子哑得发不出声儿。

     赵广安迎上去,“四叔,你怎么来了?” 老村长扯了扯喉咙,赵广安急忙递上竹筒喂他喝水。

     几口凉水过嗓,老村长的声音稍稍清楚了点,“都收拾好了?” “就差后院的十几只鸡了。

    ”赵广安朝他身后望了望,“堂兄怎么没陪着你?” 老村长声音嘶哑,“我让他收拾包袱,带着你四婶她们和你一起走。

    ” “还有哪些人?” 老村长摇头,一脸落寞,“其他人不肯走。

    ” 对于逃荒,族里人异口同声的拒绝,且个个神色淡然,不以为然。

     老村长握紧赵广安的手,无力道,“怎么办呀?” 赵广安哪儿有法子?问道:“他们为何不走?” “找到了水,又有你们放粮...”回想族里人说这话时的神情,老村长不禁落泪,“六月就旱成这样,七八月只会更严重,都说酷暑必有寒冬,现在不走,冬天也熬不过啊...” 赵家祖辈就是逃荒来的,当时老村长已经有记忆了,因此特别敏感。

     尤其是朝廷。

     旱灾这么久,朝廷没有任何动静,太反常了。

     这种反常,像极了暴风雨前的宁静。

     赵广安没见老村长哭过,有些无措,“族里人多,单靠我家开仓放粮,粮食也不够啊...” 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