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关灯
又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上了大路。

    大路上已经三三两两的有人了。

    不远不近的跟在几个行人后面,听着他们时不时的交谈。

    都是一些家长里短,唯一有用的信息就是今天刚好是镇上的集日。

    逢三、八一次的集日,今天是二月十三。

    镇子的名字很有趣,叫葫芦镇。

     镇上很热闹。

    一边四处乱逛,一边收集各种信息,一边细细打听各种物价。

    物价不贵,可怀里揣的这两百文还真的买不到什么。

    一斤粟米八文,一斤猪肉二十文。

    我果然是穷人。

    买了一包盐,一些灯油,又买了铁丝麻绳针线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之后钱就花了个七七八八。

    用最后的几个铜板买了几个烧饼,边吃边踏上了回家的路。

    从家里到镇上不远也不近,走路四个小时就差不多了,看来以后要进镇子的话得起早贪黑了。

    回到家天已黑透,这个身体真不愧是长期劳作的,走了一天的路也没感到多累。

     一夜好眠。

    清早起来略略收拾过,提起镐头铁锹来到屋后,正式开始我农夫的生涯。

    太阳渐渐升高,身上也冒出了汗,小半天功夫才翻了差不多半亩地,很久没下田果然有些手生。

    拿了工具上山,做了几个小陷阱。

    陷阱并不高明,顶多捉个兔子什么的。

    做好陷阱已经中午了,回家煮了午饭,仍是小米饭,煮了一把泡好的豆子,拿盐拌了下饭。

    期间烧红了几根缝衣针,掰弯做成鱼钩。

    屋后的小溪里鱼很多,里面还有一种在镇上很受欢迎的花鱼,肚子鼓鼓的,鱼头很小,刺很少,肉很细。

    吃过午饭去钓鱼。

    在溪边挖了几条蚯蚓,找好地方甩下鱼钩。

    很好钓,不大工夫就钓了十几条。

    提回家放在水中养起来,下午接着翻地。

    用了两天的时间翻完了所有的地,又挖来河泥当做肥料。

    做完以后上了一趟山,收获不错,陷阱里抓住了三只山鸡两只野兔。

    山鸡和野兔都绑了起来养在院子里,钓来的鱼也养在院子里的水缸中。

    到十八日的时候,院子里已经养了六只山鸡七只野兔,还有三十几条鲫鱼和十几条花鱼。

    山鸡和野兔仍是绑了扔在筐里背在肩上,鱼分开养在两个木桶里拿扁担挑了,又装了一吊钱起大早去葫芦镇赶集。

     到镇上的时候太阳已经老高了。

    几样野味都卖给了餐馆,因为都是活物,老板给的价格还算公道,一共卖了三吊钱。

    卖完东西直接来到粮市,我需要买一些种子。

    地已耕完,只差下种了。

    小米,黄米,高粱,各买了一些。

    又转着买了一些蔬菜种子,小葱,韭菜,油菜,菠菜,香菜,白菜,萝卜。

    又买了斧子锯子等木匠需要的小工具,很快三吊钱就花的差不多了。

    看看也不缺什么,正打算回转突然发现前面围了一群人。

    突然起了看热闹的心情,拨开人群挤了进去。

    里面是一个人在摆摊,围观的人很多,却没有人买,因为没有人认识那些是什么东西,就连卖的人自己都说不好是什么。

    我看得差点笑起来。

    那人摊子上的东西,现在的人肯定都认识,玉米,土豆,地瓜,还有一些蔬菜种子。

    玉米和地瓜都是在明朝的时候传入我国的,土豆则是在十九世纪以后才推广。

    我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朝代,但很显然现在的人没见过这些东西。

    从周围人的哄笑和那人的辩解中慢慢猜了出来,那人是从洋人那里偷来的东西,凭着取巧的心思拿来卖却没人识货。

    花了一吊钱买了那人所有的东西,又吃了一碗烩面才回家。

    我对于现在是什么朝代并不关心,谁做皇帝政策如何都与我无关,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农夫。

     回到家里,休整一晚之后开始收拾房子。

    这几日气温偏低,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