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地中海”

关灯
山宜男捂嘴偷笑,邵勋也不觉莞尔。

     唉,指望一步登天的少年们啊,收收味,你们的意图太明显了。

    蕈娘很聪明的,如何不知你们在想什么? 他拉着山宜男退到院子中间,没过多久,刘小禾寻了过来。

     “陛下。

    ”她看到山宜男后,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相反还朝她致意了一下。

     山宜男行了一礼,悄然离去。

     邵勋上前,很自然地抓住了刘小禾的手,轻声问道:“住得烦闷了?” “没有。

    ”刘小禾轻轻把头靠在邵勋怀里,道:“妾只是想你了,想着是你带我回家的。

    我又何其幸运,出嫁之后还能两次回家。

    ” “既然喜欢,那就多住几天。

    ”邵勋说道。

     刘氏摇了摇头,道:“不了,其实没什么亲人了。

    ” 邵勋先是一怔,继而恍然,这把年纪了,小时候认识的长辈几乎不剩几个了,有也老糊涂了。

    至于同龄人,有的在外地当官,有的嫁到了别处,有的则已然故去。

     “满眼都是不认识的人。

    ”刘氏轻叹道:“屡次经人提醒,才知道谁谁是谁的孩子。

    看完长辈,和少时认识的人见过一面,心愿已了。

    ” “那就跟我去乐陵。

    ”邵勋问道。

     “有人陪你去乐陵。

    ”刘氏笑道:“我还是回汴梁吧,和花奴待在一起,品品茶、看看书,实在无事就再喊上两人,玩一局樗蒲。

    宫中生活就这样,从早到晚,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 说到这里,她又把头靠到邵勋怀里,道:“这辈子谢谢你了。

    ” “何出此言?我当初可是——”邵勋说道。

     刘氏捂住了他的嘴,道:“我早就释怀了,你还说。

    当初我若回了长安,却不知是何下场。

    只可惜,这辈子没能为你生个男儿,我们本有个儿子的……” 邵勋沉默。

     如果那个儿子活了下来,他才是真正的老四,比虎头还大八个月。

     “下辈子再为你生个男丁吧?”刘氏轻抚了下邵勋的脸,道:“我回去陪花奴了,她一个人其实很寂寞。

    你别有了新欢就忘了旧人,小心下辈子忘了你。

    ” “下辈子我去给南阳王当家将好不好?”邵勋笑道。

     刘氏嗔怪地看了他一眼,道:“我可不会手下留情……” “打耳光还不够?”邵勋“震惊”道:“难道还要我跪在你面前?” 刘氏眨了眨眼睛,好奇道:“难道你跪过花奴?” 邵勋一指旁边器械架上的步槊,道:“我持此槊,破汲桑,擒石勒,灭匈奴,收凉州,深入塞北,直抵东木根山,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焉能跪事妇人?” “你这么有本事,还要去当家将?”刘氏问道。

     “还不是为了得到你?”邵勋笑道:“我帮南阳王杀了不服号令者,以潼关拒匈奴,再西收秦凉,四塞以为国,待时而动,难道不好么?” 刘氏摇了摇头,却不回答原因,只笑着走开了。

     邵勋亦笑,方才的憋闷早已不翼而飞。

     娘的,老子非得把平州诸郡和中原绑起来,逼得你们不敢放弃。

     十五日,就在邵勋准备离开高唐的时候,幽州传来消息:招讨使李重以燕王裕为前锋都督,率步骑万人北上卢龙镇城,前驱开路。

     邵勋看完有些无语。

    我是给你说过把老四当做一员普通战将来看待,可——可你来真的啊? 他最多就同时指挥过四千人,一万人直接交给他,你也是够放心的。

     邵勋想了想,决定让亲军幢主常隆即刻北上,携带他的亲笔信,向虎头密授机宜。

     一切妥帖之后,五日后抵达乐陵县。

     这个时候,又有辽东消息传来:慕容皝率三万余骑猛攻辽东郡,多处厮杀,战局十分惨烈。

     这是想先破一路啊。

     讲一讲辽泽 发现很多读者不知道辽泽在哪里,此篇详细解释一下。

     辽泽资料最多的时代从隋唐开始,及至北宋,记录的文献很多。

     首先,辽泽和云梦泽不同。

     云梦泽有面积超大的湖泊水体,以及由此而来的“漫溢区”。

     辽泽更像是云梦泽的漫溢区那种地形,即沼泽湿地。

     (1)李世民征高句丽 进兵的时候—— “贞观十九年(645)5月,庚午,车驾至辽泽,泥淖二百余里,人马不可通,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军不留行,壬申渡泽东。

    丁丑,车驾渡辽水,撤桥以坚士卒之心,军于马首山。

    ” 马首山在哪?今辽阳市西南15里,现名首山。

     李世民从哪里出发?怀远镇,就是今天的北镇市。

     北镇到辽河多远?我在百度地图上规划了行车路线,大概就是100公里出头。

     也就是说,北镇到辽河西岸,绝大部分都是沼泽,即史书上说的“泥淖二百余里”。

     撤退的时候—— “九月乙酉至辽东(今抚顺附近),丙戌渡辽水,辽泽泥淖,车马不可通,命长孙无忌将万人,剪草填道,水深处以车为梁,上自系薪于马鞘以助役。

    冬十月丙申朔,上至蒲沟驻马,督填道军渡渤错水。

    暴风雪,士卒沾湿多死者,敕然火于道以待之。

    ”——胡三省注,蒲沟、渤错水皆在辽泽中。

     这一段李世民的撤退路线是从抚顺附近渡过辽水——注意,这里的辽水不是辽河,唐代称辽河为“大辽水”,浑河为“小辽水”,这里其实是唐军自辽东城渡过浑河,然后向南走。

     渤错水在哪里?辽河下游,海城西北一带。

     唐军这一段撤退路线全在辽河以东,从抚顺到海城西北,全是沼泽。

     其实也正常,怎么可能只有辽河西岸是沼泽,东岸就不是了呢?事实上辽河中下游东西两岸都是沼泽泛滥区,西岸绵延二百多里,东岸直到丘陵山区。

     那么,辽河上游呢? (2)契丹 “契丹,本鲜卑之种也,居辽泽之中,潢水之南,辽泽去榆关一千一百二十里。

    ” “辽国其先曰契丹,本鲜卑之地,居辽泽中。

    去榆关一千一百三十里,,去幽州又七百一十四里。

    南控黄龙,北带潢水,冷陉屏右,辽河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