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之策

关灯
场。

     “守城最忌死守,若不能时时出击,此城危矣。

    ”邵勋说道:“出城厮杀有几大关窍。

    其一乃敌军远道而来,没有坚固的营寨,且体力亏欠,甚至连食水还没来得及吃,饿着肚子列阵或扎营,此谓‘立足未稳’,这会出击是有机会获得大胜的,汉末以来并不鲜见。

    其二乃敌军攻城疲惫,阵线出现疏漏,此时可出城夜袭。

    ” “阿爷,为何原来没有疏漏,此时有疏漏了呢?”邵勖问道。

     “问得好。

    ”邵勋笑道:“未攻城时,精兵云集,军容鼎盛,未可轻犯。

    攻城日久,各部伤亡惨重,体力亏欠,士气低落,此时便需要整顿,换上来的可能是没那么能打的部伍,甚至是农兵丁壮,此辈战力不强,白天都容易慌乱,别说夜间了,此时便有了可趁之机。

    又或者围城兵力不多,根本没有足够的轮换部队,防线缺漏就更多了。

    ” 邵勖微微点头。

    父亲这些话都是经验之谈,是他一生戎马之中见到或经历过的,非常宝贵。

     “其三,若敌军在城外筑起高台,又或者打制了诸多攻城器械,让守军伤亡骤增,这个时候便要找机会出城捣毁,不然后面伤亡会越来越大,终至守不下去。

    ” “其四,攻城敌军败退之时,部伍不整,士气崩溃,若有本事冒险出城袭杀,斩获会非常之大。

    而若不趁着这个机会多多杀伤攻城之人,这些人溃下去被收容整顿一番后,过几天士气又会恢复一部分,再度攻城,换取守方人命,是不是很可惜?” 邵勖、邵纪、邵渥、元真四人齐齐点头。

     “但出城厮杀风险也非常大。

    ”邵勋又道:“攻方主帅难道不防着你?不可能的。

    故有些统帅就非常小心,非得等到机会很大的时候,才肯拣选亡命之徒夜袭。

    而有些统帅胆子较大,出城袭杀就会频繁许多。

    又或者眼见着城要守不住了,拼死一搏,兴许侥幸造成混乱,死中得活。

    ” “总而言之,全看攻守两方的本事了。

    出城袭杀有可能会取得较大的战果,也可能全军覆没,一个都回不来,所以要慎重。

    ” 说完,邵勋指着地图上的棘城,问道:“你等觉得该四面围困,还是围三阙一?” 元真第一个说道:“阿爷,若我围城,就围三阙一,然后在野外埋设伏兵。

    敌军溃围之时,心情惶急,没心思久留的,追在后面打就是了。

    ” 邵勖点头道:“阿爷,我也觉得该围三阙一,李普说慕容皝本欲出逃,是被棘城士人劝回来的,但足以说明他无坚守之志,心中摇摆不定。

    这会就该给他出逃的机会,只要不正面阻截,让他做困兽之斗,遣精骑尾随追杀,战果应会比较大。

    ” 邵勋又看向邵渥。

     邵渥疑惑道:“阿爷,这样不是纵虎归山么?万一让慕容皝跑了怎么办?” “十一兄,王师九月就要撤军了,不过三四个月罢了。

    ”邵纪说道:“古来攻城,百日未下者比比皆是,棘城可是坚城,没那么好打。

    待到九月雪落,那时候因为攻城死伤了几万人,士气本就十分低落,再匆忙撤退,可就危险了。

    ” “不是有内应么?”邵渥问道。

     “十一弟,而今音讯不通,阿爷也未收到石琮的回信,岂能将希望寄托于此之上呢?”邵勖笑道:“料敌以宽啊。

    ” “三兄,你真厉害,我晓得了。

    ”邵渥腼腆地一笑,虚心受教道。

     邵勋听完众人的话,笑了笑,道:“慕容皝此人,性情远不如其父矣。

    ” 说完,他看向邵贞、桓温二人,道:“你二人为何不说话?” “陛下,臣以为当速战速决,免得夜长梦多。

    ”邵贞行了一礼,道:“明年再倾国而征,怕是没甚可能。

    ” “陛下,高句丽还在呢。

    ”桓温亦行礼道:“王师总要撤军的。

    那地方没了慕容还有宇文,又或者可朱浑之流,最坏的便是慕容氏诸部亡奔各处,为宇文、高句丽分食。

    臣以为,朝廷打痛慕容氏、收复旧地即可,再以燕山都护府羁縻各部,此为上策。

    ” “高句丽……”邵勋轻声念叨着这个名字。

     桓温低眉垂目,天子心中显然已有倾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