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指路

关灯
六月时,祖约又一次回到了淮南,进抵合肥。

     他的治所设在合肥老城西边三十多里的新城,十五日,芍坡、阳渊二龙骧府集结了一千八百府兵,外加三千余部曲,合步骑五千余人,向六安方向前进。

     阳渊府的军士在前,芍坡府的在后,两府之间还是有明显差别的。

     前者已经组建一年,至少经历过一个冬天的合练,相互间熟悉很多了。

     后者组建不过旬日,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部曲更是没有定下心来,队列散乱,看着就不是什么正规兵马,和晋末的农民起义军差不多,战斗力着实堪忧。

     道路两侧是大片的荒草地。

     不,仔细看的话,似乎也不全是荒草,还有很多是麦苗,即春播的小麦。

     不过这麦田既无垄亩,亦无水渠,麦苗和杂草间杂,远远望去真分不太清了。

     前方的水边肃立着千余兵丁,应是扬州世兵无疑了。

     领头一官将正拿着马鞭劈头盖脸砸向一人,嘴里骂骂咧咧,状极愤怒。

     祖约策马上前。

    数百军士亦骑马跟上,手持弓刀枪槊,威风凛凛。

     肃立于旷野中的扬州世兵见了,颇有些羡慕。

     这些从河南南下当府兵的人,大多只有十六七、十七八的样子,却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有马,几乎所有人都披甲,虽然基本都是皮甲。

     真是有钱! 不但有钱,还有人伺候。

    比如少数人有铁铠,这会正从骡车上取下,部曲帮着披挂。

    披挂整齐后,部曲又屁颠颠地为他取来一根粗长的步槊。

     府兵接过后,持槊入列,整理阵型。

     部曲倒没甲,只穿着一身粗麻布衣,挎刀立于骡车旁,以为后援。

     “王参军。

    ”祖约安坐于马背之上,拱手致意。

     王纯看了他一眼,转身行了一礼,道:“祖将军。

    ” “方才一路行来,见田间麦苗稀疏、杂草颇多,这地种得不像样啊。

    ”祖约笑道。

     “鲜卑蠢笨,教不会的,还死犟,说他们以前种地就是这样种的。

    ”参军王纯仿佛有一肚子火气,叹道:“下完种就不管了,四处弋猎,然后闯进别人的地,两相争吵,乃至一同弋猎,有的都跑到皖口附近了。

    ” “酋帅不是都或抓或杀了么?谁带头的?”祖约问道。

     “他们自己推选的。

    ”王纯说道:“再者,保长、里正、屯将总是要的,不然朝廷就没法管了。

    ” “不听话杀了便是,剩下的就老实了。

    过个几十年,全是顺民。

    ”祖约不以为然道。

     “还是得让他们定下来。

    ”王纯说道。

     说完,又转身打了之前那人一马鞭,道:“即刻带人去田里除草。

    ” 那人听不懂,茫然无措。

     有人上前翻译了一下,此人才恍然大悟,一边龇牙咧嘴,一边招呼人手去除草。

     “他们可有粮?”祖约指着那些人,问道:“若无粮,可发往东边治河。

    ” “够他们吃到秋收了。

    ”王纯说道:“就是死性不改,心不定,不肯安居于一处。

    家里牲畜吃完近处的草,就收拾细软想跑,逐水草而居,秋收后再回来。

    ” “秋收后能回来,已然不错了。

    ”祖约下了马,笑道:“岢岚那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