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分不清

关灯
说是上好的农业区,可养活大量人口。

    但因为靠近阴山,在天气整体变冷的当下,极端恶劣天气变多了。

     其实在定襄种地不怕冷,开春晚就晚好了,大可晚一点春播,我有短生长期的粟、穄,问题不大。

    真正的麻烦在于眼看着已经天气转暖了,突然给你来个极端气候,导致粮食减产。

     邵勖就是这个意思,邵瑾也听懂了。

     “其二便是要控制好山后的那些部落,不令其作乱。

    若屡有贼兵南下劫掠,地就种不好了。

    久而久之,人民逃散略尽,军户困苦不堪,就连原本顺服的山前部落,恐怕也会有异心。

    ” 这句话更直白了。

     前线其实是不太适合发展农业生产的,因为不安定。

    小规模袭扰还能忍受,大规模劫掠的破坏作用可就太大了。

     “六弟若真想经营朔州,我建议多看顾下河西。

    ”邵勖最后说道:“河西郡稍稍靠后,周边也无多强的胡人部族,种田应能安生一些。

    邸阁存粮满了之后,大可通过黄河水运输送至安北都护府辖区,给人衣食,令将士们安心守御。

    ” “黄河水运?”邵瑾一怔。

     “六弟你没发现么?”邵勖又指着远处的黄河,说道:“从鸣沙至河滨数千里,黄河水面开阔,水势平稳,其实比司、兖境内还适合水运。

    将来或可每隔一段置河浦一座,筑城戍守,我算了算,五六座堡寨就够了。

    或由刺史府负责水运,朝廷专设一使职亦可。

    父亲以前不是议设代北水运院么?朔州亦可设水运院,遣专人管理。

    至于造船所需木材,朔方郡境内森林密布,大可取之。

    若舍不得朔方之林材,可至鹑阴境内想办法,我看过,那边数百年的大木比比皆是,漫山遍野。

    ” 鹑阴境内的是后世哈思山。

    明朝前中期整个河套境内就没什么森林了,沙漠化严重,故多取哈思山大木造王宫或堡寨。

     不过此时没这个忧虑。

    隋末唐初时后套平原(丰州,今巴彦淖尔)森林密布,唐人便在此造船运兵,而在此之前的南北朝,北魏亦取贺兰山、丰州大木造船,从薄骨律镇(灵洲)运粮而下,一船一千五百斛(抵魏晋四千余斛),两船一纲,顺流而下,给沃野镇、武川镇等地提供粮食——河套水运粮食之事,由刁雍主持,盖因其从南朝逃回,熟悉船运,北魏却想不到这一节。

     大梁朝其实也是以北人为主。

     但因为种种原因,举国上下对船运非常热衷——即便以前不热衷,这么多年下来,也被邵贼“洗脑”得非常热衷了。

     邵勖能想到沿黄河水运输粮之事,或许也是受了他爹影响。

     邵瑾这会听得连连点头,内心泛起了复杂的情绪。

     但他按捺住了,或有几分情真意切地说道:“三兄才来一年,便已拿出治理朔州的方略,此大才也。

    若能留下来帮我,兄弟齐心,何事不成?” 邵勖沉默片刻,然后笑了笑,道:“六弟,总要分别的。

    ” “那也太远了……”邵瑾下意识说道:“朔州七郡,尽付兄长可也。

    ” 邵勖看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