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沙漠

关灯
微咸,戍卒们说最好不要饮用,可以去水窖及井里打水。

     拓跋思恭尝了一口井水,也他妈挺苦的! 站在烽燧顶上,就可以看到北方一望无际的沙漠了。

     沙漠深处,似乎还有络绎不绝的驼队在前进,真的辛苦,更是危险。

     他转过身来看向南方,此地已在敦煌以北二百里出头了,左骁骑卫数百骑引起了漫天烟尘,正赶来烽燧。

     他们身后,同样有车马及骆驼,直延伸到南方的天际边。

     敦煌到伊吾七百里道途上,这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军士、役徒、车马、骆驼在行进。

     茫茫黄沙,似乎永无止境。

     炎炎烈日,几乎要把人烤焦——这并非夸大,一路上拓跋思恭已经见到不少浑身黑乎乎的尸体躺在沙地里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不知道谁吹起了竹笛,那声音凄凉得直让人落泪。

     拓跋思恭暗暗给自己鼓劲。

     他好不容易才争取到出征的机会,他还只是个小小的副部曲将,他还要建功立业。

     一番心理建设后,自觉感受好了许多,便下了烽燧,准备吃些食水了。

     六月二十四日,左右骁骑卫八百骑离开了烽燧,在向导的引领下,踏入了茫茫沙漠之中。

     数百里黄沙漫天,即便带足了食水,个中滋味依然难以言喻。

     仅仅第一天,拓跋思恭就看到了不少横七竖八倒卧于地的干尸。

     他们不知道是谁的丈夫、父亲和儿子,反正永远回不去了,永眠在了出征途中,与黄沙作伴。

     第二天遇到的情景与之类似,损坏的车辆更是随处可见。

     他们在向导的指引下,来到了一条几乎不能称之为河流的小溪畔,众人像饿狼一般,三步并作两步,直接冲了过去,也不管干净不干净了,大口饮起了水,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把牛皮水囊灌满。

     河对岸停着一支规模不小的车队。

     借着夕阳的微光,拓跋思恭发现役徒们麻木地看着他们,脸色没有半分变化,似乎已在沙漠中耗尽了体力和精气神,与行尸走肉也没有太大差别了。

     他本以为自己会叹口气,但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没有,脸竟然变得和那些役徒们一样麻木…… 第三天依然是茫茫沙漠,且没有遇到河流或湿地,他们在沙丘下度过了难熬的一夜。

     这一天损失了不少马匹,人也倒了十来个,可能天太热了吧。

     第四天依然是不见边际的黄沙,景色单调得让人绝望。

     路上遇到了两位把自己紧紧裹起来的信使,拓跋思恭把宝贵的饮水给了一些他们。

     信使千恩万谢之后,嘱咐他们一定要小心,十天前刮了场大风沙,一支运粮队迷路失踪了。

     拓跋思恭浑身毛骨悚然。

     草原上也有沙漠,但比起西域的沙漠,似乎“温柔”多了。

     第五天他们找到了一个小湖泊,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向导告诉他们,差不多再有三天时间就能走出这个沙漠了。

     拓跋思恭松了口气。

     一贯风驰电掣的左右骁骑卫,来到了茫茫大漠之中也快不起来。

    他无法想象,如果有敌人躲在沙漠中某个小绿洲内,然后疾驰而至,大举突袭,他们该怎么办? 不熟悉地理,这仗真的没法打。

     七月初一,果如向导所说,他们远远看到了伊吾故县的城墙,周围的景色也慢慢好看了起来,多了不少绿意。

     拓跋思恭差点喜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