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劫难

关灯
原车师王兄弟)有关,也有可能就是单纯守不住,毕竟地形开阔嘛,水草条件又好,被很多人觊觎。

     “确实是好地方。

    ”邵勖说道:“但还得以高昌为本。

    ” 简而言之,手握有三万多人口的高昌四县,稳固根本之后,再考虑向外扩展。

     “高昌去年收了多少田租?”邵勖问道。

     “若算上戊己校尉部,共收得粟麦五万三千余斛。

    ”柳恭回道。

     邵勖哑然。

    这么点粮,怕是连官吏俸禄都发不起。

     不过高昌的俸禄开支里应该存在大量的钱财,这与中原粮食、布帛支出占大半的构成不同。

    别的不谈,邵勖在高昌、交河二县市面上发现了很多金银币,大部分商人做买卖是用银盘、银瓶、银碗交易,如果不够,那就补一袋小麦。

     也就是说,白银是主币,小麦是辅币。

     邵勖看到时心中很是兴奋。

     他其实有一整套发展高昌的计划,但这一切都建立在有足够的钱币的基础上。

     高昌市面上流通的银盘、银瓶、银碗乃至西域各国金银币、中原汉魏晋梁四朝的铜钱极多,货币已然十分充裕,完全可以大展拳脚——当然,便是把高昌全部的钱币搜刮走,送到中原,也半点浪花都泛不起,毕竟这只是一个几万人的国家,体量太小了。

     二十三日出安戎戍,继续往西北方向前进时,邵勖仍在思考这个问题。

     簇拥在他身边的王府属吏们直以为他在谋算战局,只有向来熟悉赵王心思的友沈劲清楚:大王又在支新买卖的摊了。

     二十五日,先锋来报:有乌孙部落送牛羊、葡萄美酒劳军。

     邵勖精神一振,加速前进,并于二十六日上午抵达东且弥故地。

     所谓“东且弥”是汉时西域国家,乃乌孙人后裔,以游牧为主,夏天在北边放牧,冬天南下过冬,活动范围在后世乌鲁木齐周边的天山南北区域。

     匈奴曾将其征服,分为东、西二且弥,彼时刚经大乱,各自只有两千人口。

    至后汉时,慢慢恢复到五六千人,然后又被车师后国控制。

     但游牧部落,又岂是那么容易控制的?车师后王也就嘴上占点便宜罢了,根本调不动这些乌孙人。

    此番匈奴诸部大肆劫掠,乌孙人深受其害,再加上隐隐听闻北边草原上来了“十万”大梁王师,南边高昌故地又大军云集,这是不给活路啊……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也没招了,先择一方投降再说。

    至于以后怎么样,谁知道呢?反正部落里没人看得清未来的局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邵勖在东且弥故地停留了三日,将随军携带的绢帛、锦缎赐下,抚慰有加,同时让降顺的部落遣使向西至西且弥故地,招揽当地的乌孙部落——大致活动于后世昌吉、呼图壁一带。

     东西且弥故地的乌孙人大概有一万多,只比车师后国本部人口略少,其实是一股庞大的力量。

     邵勖有些贪心,想以高昌三万多人口的力量,尝试着招抚远近部落,哪怕只是名义上的服从也无所谓,先定下主从、上下之分即可。

     ****** 就在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