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程仪

关灯
是不得了。

     他将来便是就藩了,能收到相当于一万户百姓的赋税就侥天之幸,大概率还没有,真的不好比。

     李兆看他那样,心中已猜到几分。

     他方才那话其实不尽不实。

     这八万多文主要是人头税和各色商税,且并未收全,认真收的话,九万多也不奇怪。

     而且,田租并未算在内,那一份收的是粮食。

     西域胡商的抽分更不用说,主要是货物,需得卖掉后才好计价,现在是不清楚的,很可能这个才是大头。

     不过,楚王若按中原白银的价值来换算高昌岁入,则大谬矣。

     八万三千文在中原很值钱,在高昌则未必——小老百姓在高昌赚银钱花银钱,其实日子也就那样,只有大商人才有能力利用“汇率差”来中原采买货物,再带回去销售到西域。

     “这么多钱带来洛阳,却不知作何用处?”邵珪又问道。

     “不瞒殿下,主要拿来招募壮士西行。

    ”李兆回道。

     “高昌、伊吾有那么多土地?” “新募之人,只有少许安置在伊吾,大部将发往车师后国。

    ” 邵珪若有所悟。

     看样子,父亲把车师后国也许给三弟了。

    他看过地图,高昌国确实需要车师后国,没别的原因,就是将其经营为阻挡匈奴部落南略的第一道防线。

     哪怕车师后国被打烂了也不要紧,高昌、伊吾安定,三弟就还能维持下去。

    若车师后国没了,匈奴人就可以越过天山,四处劫掠了,可谓防不胜防。

     却不知是三弟主动索要车师后国,还是父亲塞给他的了。

    如果是前者,三弟确实变了,进步不小。

     “可已募得壮士?”邵珪看向李兆,问道。

     “洛阳壮士索价太高了。

    ”李兆摇头叹息,道:“至今才募得百余人,却花出去了千余文。

    看样子得去司州之外看看了。

    ” 邵珪忍不住笑了。

     今时不同往日,若战乱年代,别说花钱了,只要管饭,都一大堆人过来。

    便是较为安定的地方,随便给个几匹杂绢,就能把一个精壮男子带走。

     但现在么?没那么容易。

    而且还是高昌那种地方,不花费重金根本没人去的。

     这会募到的百余人,多半家中丁口众多,生活没那么好,而且排行靠后,什么都分不到,别说娶妻了,吃饭都只能混个半饱。

     更有甚者,父母故去,兄嫂不讲情义,将年少的弟弟赶出家门,直接卖掉了——当然,这种事要被戳脊梁骨的,终究不多。

     “可去豫州看看。

    ”邵珪说道:“昔年高平之战后,刘汉便无能南略,安定多年矣。

    家口众多者不在少数,若能花费重金,应能募得不少人。

    实在不行,不如去蜀中看看。

    ” “多谢殿下提点。

    ”李兆说道。

     他想到楚王刚被任命为七郡大使,莫非意有所指? 邵珪却没想那么多,轻轻合上木箱盖子后,便令仆人将金银收下。

     这些钱,暂时不用动,先存于京中。

    待到异日正式之藩,或可采买货物南下。

     李兆很快就离开了,而邵珪则与妻儿度过了平静的数日时光。

     五月初十,他带着王府属吏,悄然离开了洛阳,前往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