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见山见海见自己

关灯
或许是因为昨天披甲执槊、纵马冲杀出了一身大汗,回去后沐浴时没注意,第二天的邵勋有些病恹恹的。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差不多三个月,直到七夕前后,才彻底好转了过来。

     三个月里,太子每天都来问安,甚至亲手侍奉汤药,纯孝无比。

     这一日,太子再度来到了甘露殿。

     邵勋披了件单衣,在案几后执笔练字,见到太子之后,朝他点头致意,道:“坐下吧。

    ” 邵瑾行了一礼,坐到父亲身边。

     邵勋很快写完了那幅字,曰“见山见海见自己,见丘见河见众人”,然后递给儿子,道:“送你了。

    ” 邵瑾小心接过,细细咀嚼了两遍。

     “可有所悟?”邵勋问道。

     “阿爷先前让我各处任职,便是让我认识到不足,所谓‘见山见海见自己’。

    ”邵瑾回道:“而后以覆田劝农使巡视各方,括户清田,见识到了人心百态、民间疾苦,此谓‘见丘见河见众人’。

    ” 邵勋点了点头,道:“最近处理政务,可曾见到自己?” “事务烦难,时常无从下手。

    ”邵瑾回道。

     “说来听听。

    ”邵勋又提起笔,开始写下一幅字,随口说道。

     “今年以来,漂渝津开始在幽、平、冀、青四州海运。

    度支校尉两次上奏,恳请效仿交广海船户,以脚价计费,说朝廷答应过他们的。

    ”邵瑾说道:“政事堂梁、温二位平章政事都否决了,王侍中(王丰)不置可否,王枢密(王雀儿)倒是赞成。

    ” “反对的理由是什么?无利可图?”邵勋问道。

     “正是。

    ”邵瑾答道:“若说货殖,一两艘船就够了,无需数十艘。

    若往乐浪运输资粮也要按脚价计费,则不划算,故不予同意。

    ” “你呢?”邵勋继续写着字,问道。

     邵瑾犹豫了一下,道:“儿觉得不该寒了海船户的心。

    这本就是搏命的买卖,若不给厚赏,恐难以为继。

    有朝一日,当百济不遵号令,悍然北上之时,缓急之间,征集不到足够的海船户,就只能陆路转运,难如登天。

    ” “能说出这话,方才那幅字就没白送你。

    ”邵勋说道:“为人要目光长远,不要仅限于眼前。

    有些平章政事调理各方、纾解民情乃至镇守一地都没有问题,是一把好手,是国之能臣。

    但他们也有很多毛病,更有许多不好的习惯。

     随意驱使海船户出海,不用给脚钱,死难了大不了给几匹绢做抚恤。

    人不够了就从江南、蜀中签发民户为度支运兵,继续操持海船,谓之‘签军’。

     这其实也不算错,世兵嘛,不都这样?先前交州运稻谷北上,年给一两万贯钱,明年很可能超过两万贯,这都能养两幢禁军还有剩,他们其实是不满的,因为海船户变得不像世兵了。

     但因为从交州运稻北上有利可图,充实了国库,故勉强接受。

    漂渝津度支校尉府有什么?纯纯亏钱罢了,他们不愿意给脚钱也可以理解。

    毕竟此例一开,其他运兵是不是都要给脚钱?运河乃至陆路,脚钱可不便宜。

     你想到的,他们都想到了。

    实话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