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阶下囚

关灯
曹操仔细辨认顾至的神色。

     眉眼清平,不似戏言。

     出于谨慎,曹操还是多说了一句:“你有歼敌的功劳,足以抵消你的过错。

    若是现在一走了之,我不拦你。

    ” 顾至微低下头,看向面前的中年将军:“一事归一事。

    死罪可免,牢狱之灾难逃。

    ” 夏侯惇上前一步,不动声色地站在曹操前方半尺远的位置,锐利的眼神似乎能刺穿一切伪装: “你有什么意图?” “意图?” 顾至恍然大悟,将背在身后的长枪取下,随手丢掷在一旁, “现在可以相信了?你要问我有什么意图——如果可以,牢里请按时给饭,谢谢。

    ” 夏侯惇:…… 此时,士兵恰好解完“绊马索”,带着一捆马缰走来。

     曹操拣了一根最结实的,亲自给顾至捆上。

     顾至一动不动地任他捆缚,直到被转交给一小队士兵看管,他都安静和顺,没有一丝反抗的意图。

     这副模样,和当初他被夏侯惇捆手拎着的时候何曾相似。

     夏侯惇的眼角不由一跳,大步向前,与曹操并肩。

     “区区马缰,怕是困不住他。

    ” 他的官印绶带都被轻易挣成碎片,马缰虽然韧一些,却也难保不会惨遭毒手,步上后尘。

     曹操没有偏头,直勾勾地望着前方晕染光华的暮景。

     “他若是想走,何必等到现在。

    ” “但是……” 曹操放缓步伐,略滞后半步,抬手拍了拍夏侯惇的肩:“如果他真的要走,那就让他走。

    ” “……”夏侯惇吐出一口郁气,“这些贼兵的事——你不问上一问?” “不急,先问问他们。

    ” 曹操这么说着。

    等士兵们收拾好战场,将幸存的几个俘虏带到他的面前,他让亲信逐一审问。

     当得知这些人都是陶谦的部曲时,曹操若有所思。

     再问及这些人与顾至的关系,却见他们反应怪异,甚至掺着少许惊惧。

     一个卫兵感慨:“想来是顾什长一枪杀敌的勇猛与诱敌深入的计策太过惊人,竟叫他们吓破了胆。

    ” 兵士大多有慕强之心,听到士兵的感慨,或明或暗地表示赞同。

     只有曹操与夏侯惇二人,心中生起浓重的疑虑,但碍于种种原因,暂时没有表露出来。

     短暂休整过后,曹操带领士兵上路,向西北挺进,本着就近原则,到建平县重新招兵。

     途经自己的家乡谯县,曹操找县丞要了一辆槛车,让顾至乘坐。

     所谓的槛车,就是用长木条分隔的牢车,下面是车轮与车板,由马拉着,方便运输。

     汉末还没有发明木枷之类限制犯人手脚的刑具,顾至只需要坐在槛车之内,并不需要捆缚手脚。

     对他来说算是一件好事。

     至于坐在押送囚犯的槛车内,被马队带着过街,遭受民众异样的目光——换作别人,也许会觉得这是一场难以忍受的酷刑,但对顾至而言,这些目光洗礼等同于不存在,甚至没有拂面的微风有存在感。

     槛车一旁,夏侯惇瞧见顾至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无言地扯了扯马缰,离他远了一些。

     曹操察觉到旁侧的动静,看向与他并驾的夏侯惇:“怎么了?” “这人的行止太过反常,我参不透。

    ” 见夏侯惇眉峰紧皱,一副不得劲的模样,曹操笑着牵动手中的缰绳。

     “人生在世,诡奇之事甚多,何须参透。

    ” 夏侯惇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马队一路西行,跨过沛国,来到陈留。

     起初,骑兵们看似闲暇,实则警觉地巡视四周。

    他们保持着警戒,精力充沛而留有余力。

     然而,在长途跋涉过后,他们的腿根因为长时间的颠簸,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烈日炎炎,汗水渗在磨破的皮肤上,传来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