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夜谈

关灯
“他”的旧识。

     无妨。

     顾至暗道。

     既然他们不想在曹操帐外多言,不想在曹操的眼皮底下与他接触。

    那就等夜深人静的时候,由他做一回梁上君子,摸黑作客。

     …… 入夜,无星无月,正是为非作歹的好时候。

     顾至换上一身轻便的衣服,在营帐的阴影处晃荡。

     巡逻的士兵没有一个发现他的踪迹,任他摸到主帐附近。

     顾至停留在白天记下的那一处帐篷的背侧,侧耳聆听。

     里面没有明显的响动,只有均匀的呼吸……其中一人像是已经睡着,另一人还清醒着。

     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顾至忽然听到里头传来一声轻咳,接着便是虚弱低缓,几近被夜风吹散的轻叹。

     “夜风凛冽刺骨,郎君既然来了,不如到帐中坐坐。

    ” 顾至没有出声,仍然站在帐外。

     寂静无声蔓延。

     屋内沉默了片刻,忽有衣袂摩挲的声响,似有人起身,欲走出营帐。

     让病弱之人陪他一起吹风是一件没道德的事。

    顾至脚步一转,如同一道钻入营帐的轻烟,站在戏志才身前。

     “深夜造访,不请自来,还请郎君不要见怪。

    ” “……” 戏志才只是静静的看着他,那双眼古板无波,似乎没有任何情绪,又像是蕴藏着更深层的寓意。

     “坐。

    ” 顾至从善如流地坐下,没有半点客气。

     戏志才转过身,对此见怪不怪。

    他的唇角短暂地弯起一道翘弧,又渐渐抿平。

     他生疏而客套地问: “郎君来此,所为何事?” “老徐——徐庶,徐元直,你可认得?” “元直是我的友人。

    ” 戏志才似乎明白了顾至为何而来,如实道, “你见过元直?” 顾至浅浅颔首,没有透露更多。

     他在等着戏志才自己脑补,自己交代。

     戏志才抚平长袍边缘的皱痕,在席上坐下。

    他与顾至隔着一张矮腿小几,昏暗的油灯只隐约照亮了矮几的桌面,与两人的大致轮廓,难以看清对方的脸。

     “我受顾郎所托,代他寻找家人。

    ” 戏志才娓娓道, “只是我疾病缠身,无法可施,便托了元直,代为找寻。

    ” “所以老徐来温县找我。

    ” 戏志才现出惊讶之色:“原来你便是顾郎的阿弟。

    ” 顾至酝酿了许久的话语顿时被堵了回去。

     难道戏志才并不认识他?白天之所以不愿意与他多谈,是因为戏志才与葛玄并不知道他就是顾至? 确实,依照戏志才的说法,他代托老徐找人,只知道几个相关的特征,未必能当场认出他。

     那么白天,他们二人的反应……单纯只是对陌生人的疏远与防备? 顾至觉得逻辑似乎能说得通,却又觉得什么地方隐隐违和。

     “阿兄为何要托郎君找我,他可与郎君一同来了温县?” “顾郎不知你在曹营,以为你去了蜀地,当即南下,只托我留意你的消息。

    ” 油灯渐弱,戏志才取过油灯臂上挂着的短钎,拨弄灯芯, “起初,我亦不知你在何处,直到有人告诉我——你被抓到了曹营,正受着磋磨。

    ” “为你报信的那个人……” “那人形迹可疑,等我再次醒来,他已不见了影踪。

    ” …… 顾至又问了几句,发现对方的每一句回答都逻辑自洽,与老徐的说法互相印证。

     堪称完美。

     在东郡驿舍的时候,顾至曾因为顾彦的“籍籍无名”,怀疑戏志才就是顾彦。

     而今晚的对谈,全然推翻了这个猜想。

     ……真的吗? 顾至反问着自己。

     一个,是不曾在原著中出现过的角色。

     另一个,是在原著中声名远扬,却又在现实中查无此人的存在。

     他们恰巧是好友,恰巧一样“病弱”。

     戏志才今日恰巧进入曹营。

     好多个恰巧。

     顾至抬手端起铜灯,俯身靠近戏志才,隔着矮几打量着他的容貌。

     修长的眉,不大不小的眼,不长不短的睫毛,不高不低的鼻梁,薄而冷白的唇,略带几分沉郁的神态。

     这副好看的皮囊,与他,与“顾至”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着实不像是亲兄弟。

     戏志才静静地任他看着,同样打量着顾至的面容,探查着他的面色。

     “我不喜欢被人诓骗。

    ” 顾至盯着他的眼,一字一顿地道, “……阿兄。

    ” 无论是瞳孔,还是面上的神色,戏志才都没有一丝一毫变化。

     只因为顾至的这一句“阿兄”,隐约露出了少许疑惑。

     “顾郎?” 毫无破绽,无懈可击。

     唯有看不见的衣袖之内,苍白的指尖蓦然一颤,渐渐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