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讽谏

关灯
,冻得舌面发麻,也让他被盛怒覆盖的大脑获得短暂的清醒。

     荀彧制止顾至与郭嘉的“争吵”,将一杯温热的羊脯汤放到顾至的手中。

     “这羊脯随时可烤,随时可食用,你二人莫要再争。

    ” 而后,他转向曹操,温声询问, “主公,天时寒凉,可要来一杯热汤?” 曹操望着看似打圆场,实则在提醒他“何不暂时搁置此事”的荀彧,又看向沉默不语,闷头吃肉喝汤的枣衹与戏志才,最后将目光转向神色平静,至始自终一语不发的曹昂。

     “那便有劳文若,给孤来上一碗。

    ” 他回复着荀彧的询问,没有从曹昂身上移开视线, “也给曹掾属来一碗。

    ” 时隔多年,曾经被曹操错过的冬日聚宴终于被补上。

     然而,桑田碧海,即使还是相同的冬日,相同的人,他也没法像过去那样,随意而惬意地融入其间。

     色香味俱全的肉脯,在他口中变得食不知味。

     最终,曹操只是草草地吃了几串肉,喝了半碗汤,便在摇曳的篝影中起身。

     “孤先回去了。

    ” 典韦默不作声地站起,跟在他的身后。

     天上突然下起了稀疏的雪子,轻薄地落在树上,跃入井中。

     在曹操踏出院门前一刻,身后传来一声低沉而坚定的呼唤。

     “阿父。

    ” 曹操停下脚步。

     “——我与你一起回去。

    ” 曹操没有回绝,等着曹昂跟上。

     父子俩的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逐渐浓稠的白色飞雪之中。

     其余几人熄了火,回了屋,久久未言。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曹操再没提过甄氏的事。

    他仿佛忘记了这一遭,以“公事繁忙”为理由,推拒了当地豪族的拜帖。

     建安十一年春,曹操带着大军回返许县。

     这一次凯旋,天子刘协没再走出城门,亲自迎接曹操。

     他只在朝堂上大力称赞曹操的功绩,夸他“不徇私,不阿法,勇毅刚正地除去逆臣贼子”,并赋予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1]”的权利。

     也不知这是真的夸奖,还是在暗讽曹操对老朋友袁绍的心狠。

     曹操对此没有任何反应,神色如常,全盘接受。

     唯一让曹操改了脸色的,是一辆来自兖州的马车。

     自从被吕布派人送回,就一直在兖州休养的老父亲曹嵩,带着小儿子曹疾,来到了许县。

     “阿父年事已高,不在兖州休养,长途跋涉来此,是何缘故?” 曹操问得客气,但话语十分直白,几乎可以说是开门见山。

     曹嵩柱着鸠杖,一语不发。

     旁侧,扶着曹嵩的曹疾沉声开口: “天子有召,怎能不来?” 曹操神色微顿,扫了曹疾一眼。

     天子有召,他怎么不知? 退一步说。

     即便天子有召,借病推拒也是常事。

     曹嵩年事已高,身子骨不好,如今的天子又是……失权之身,何必应召? 怕不是某些有心人,假借着这件事,想要图谋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