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年代文里的老黄牛觉醒了12
关灯
小
中
大
子果然一落千丈。
以前对他笑脸相迎的姑娘们,现在见到他要么是冷眼相对,要么是直接绕道走。
大队长知道了这事,在分配农活时,故意把最脏最累的活儿派给何文波。
保管员家也寻了个由头,隔三差五就说他干活不仔细,扣他几分工分。
就连平时不怎么吭声的富农周大福,也总是在何文波路过时,指桑骂槐地啐上一口。
更关键的是,村里那些原本觉得知青是香饽饽的人家,现在都看清了何文波的人品,谁还敢把闺女往火坑里推? 何文波彻底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臭狗屎,在知青点里也被其他知青孤立,只能灰溜溜地夹着尾巴做人。
十月冷眼旁观,知道这人渣是翻不起什么浪花了,便不再过多关注。
她的全部心思,都扑在了东边坡地那片日益茂盛的甘蔗林上。
转眼就过去大半载,经过八个月的生长,再加上阳光雨露的滋润,周家人的精心照料,移栽的野甘蔗适应良好,茎秆变得粗壮挺拔,紫红色的外皮在阳光下闪着健康的光泽。
秋风吹过,甘蔗叶沙沙作响,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清甜的香气。
收获的季节到了! 这一次,不用十月动员,整个周家,连同生产队派来帮忙的几个壮劳力,都满怀期待地投入到砍蔗、搬运的工作中。
砍下的甘蔗堆成了小山,被运到十月带着女人们提前搭建好的、略显简陋但功能齐全的土糖坊。
熬糖是关键环节,最开始是由十月亲自掌勺,王大雪来控制火候,大锅里的甘蔗汁沸腾着,冒着咕嘟咕嘟的气泡,浓郁的甜香弥漫了整个糖坊,甚至飘到了村子里,引得不少村民驻足张望。
经过反复撇沫、熬煮、搅拌,粘稠的糖浆终于达到了火候,十月将糖浆倒入准备好的木质模具中,冷却、脱模……一块块四四方方、颜色暗红透亮、质地坚硬脆爽的土红糖就新鲜出炉了。
“成功了,十月,咱们又成功了。
”王大雪拿起一
以前对他笑脸相迎的姑娘们,现在见到他要么是冷眼相对,要么是直接绕道走。
大队长知道了这事,在分配农活时,故意把最脏最累的活儿派给何文波。
保管员家也寻了个由头,隔三差五就说他干活不仔细,扣他几分工分。
就连平时不怎么吭声的富农周大福,也总是在何文波路过时,指桑骂槐地啐上一口。
更关键的是,村里那些原本觉得知青是香饽饽的人家,现在都看清了何文波的人品,谁还敢把闺女往火坑里推? 何文波彻底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臭狗屎,在知青点里也被其他知青孤立,只能灰溜溜地夹着尾巴做人。
十月冷眼旁观,知道这人渣是翻不起什么浪花了,便不再过多关注。
她的全部心思,都扑在了东边坡地那片日益茂盛的甘蔗林上。
转眼就过去大半载,经过八个月的生长,再加上阳光雨露的滋润,周家人的精心照料,移栽的野甘蔗适应良好,茎秆变得粗壮挺拔,紫红色的外皮在阳光下闪着健康的光泽。
秋风吹过,甘蔗叶沙沙作响,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清甜的香气。
收获的季节到了! 这一次,不用十月动员,整个周家,连同生产队派来帮忙的几个壮劳力,都满怀期待地投入到砍蔗、搬运的工作中。
砍下的甘蔗堆成了小山,被运到十月带着女人们提前搭建好的、略显简陋但功能齐全的土糖坊。
熬糖是关键环节,最开始是由十月亲自掌勺,王大雪来控制火候,大锅里的甘蔗汁沸腾着,冒着咕嘟咕嘟的气泡,浓郁的甜香弥漫了整个糖坊,甚至飘到了村子里,引得不少村民驻足张望。
经过反复撇沫、熬煮、搅拌,粘稠的糖浆终于达到了火候,十月将糖浆倒入准备好的木质模具中,冷却、脱模……一块块四四方方、颜色暗红透亮、质地坚硬脆爽的土红糖就新鲜出炉了。
“成功了,十月,咱们又成功了。
”王大雪拿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