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年代文里的老黄牛觉醒了13
关灯
小
中
大
其实红糖的销路问题,十月早就想过了。
这会儿看到大家的目光,十月全然不惧:“大队长,支书,关于销路的问题,我已经琢磨过了,我们不能只盯着供销社这一条路。
” “第一,咱们可以主动跟公社还有县里的供销社、副食品公司联系,请他们来看我们的糖,凭我们红糖的质量,完全可以争取提高收购价或者增加收购量。
” “第二,我打听过,附近几个公社,甚至更远一点的矿区、林场,他们那边也缺糖,我们可以以生产队集体的名义,跟他们搞以物易物或者小额批销,用红糖换我们需要的粮食、布匹,或者干脆换钱。
只要规模控制好,手续办齐全,这应该不算是投机倒把,算是集体之间的物资交流。
” “第三,咱们可以悄悄发展一些熟人路线。
比如,让可靠的社员,趁赶集或者走亲戚的机会,少量带点红糖出去,卖给那些确实需要又弄不到糖票的人家。
量小,目标也小,就当是给社员们搞点零花钱,贴补家用。
” 这番话,既有光明正大的阳谋,也有灵活变通的策略,还有带点擦边球的冒险,但无疑给陷入僵局的销路问题,打开了几个可能的突破口。
周福根和周建国听得眼睛发亮,同时又有些犹豫。
周福根欲言又止:“老三家的啊,前两条还好说,第三条在这种时候还是有点敏感啊……” 周建国点头:“是啊,要是被人举报……” 十月知道他们的顾虑,便劝道:“大队长,支书,咱们熬红糖是为了让大伙过上好日子,不能因为怕这怕那,就让好东西烂在手里。
咱们小心一点,步子稳一点,先试试水。
只要能让社员们见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家的积极性才会更高。
” 看着眼前品质优良的红糖,再想想村里贫困的现状,周福根和周建国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断。
周福根一锤定音:“就按老三家说的办,咱们先小范围试试,出了问题,我周福根担着。
” 周建国却是眉头一皱:“说啥呢,我周建国是怕担事的人么?一切都是
这会儿看到大家的目光,十月全然不惧:“大队长,支书,关于销路的问题,我已经琢磨过了,我们不能只盯着供销社这一条路。
” “第一,咱们可以主动跟公社还有县里的供销社、副食品公司联系,请他们来看我们的糖,凭我们红糖的质量,完全可以争取提高收购价或者增加收购量。
” “第二,我打听过,附近几个公社,甚至更远一点的矿区、林场,他们那边也缺糖,我们可以以生产队集体的名义,跟他们搞以物易物或者小额批销,用红糖换我们需要的粮食、布匹,或者干脆换钱。
只要规模控制好,手续办齐全,这应该不算是投机倒把,算是集体之间的物资交流。
” “第三,咱们可以悄悄发展一些熟人路线。
比如,让可靠的社员,趁赶集或者走亲戚的机会,少量带点红糖出去,卖给那些确实需要又弄不到糖票的人家。
量小,目标也小,就当是给社员们搞点零花钱,贴补家用。
” 这番话,既有光明正大的阳谋,也有灵活变通的策略,还有带点擦边球的冒险,但无疑给陷入僵局的销路问题,打开了几个可能的突破口。
周福根和周建国听得眼睛发亮,同时又有些犹豫。
周福根欲言又止:“老三家的啊,前两条还好说,第三条在这种时候还是有点敏感啊……” 周建国点头:“是啊,要是被人举报……” 十月知道他们的顾虑,便劝道:“大队长,支书,咱们熬红糖是为了让大伙过上好日子,不能因为怕这怕那,就让好东西烂在手里。
咱们小心一点,步子稳一点,先试试水。
只要能让社员们见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家的积极性才会更高。
” 看着眼前品质优良的红糖,再想想村里贫困的现状,周福根和周建国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断。
周福根一锤定音:“就按老三家说的办,咱们先小范围试试,出了问题,我周福根担着。
” 周建国却是眉头一皱:“说啥呢,我周建国是怕担事的人么?一切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