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这几位军爷,是来找你的

关灯
太极殿,偏殿之内。

     李世民端坐在御案之后,面色有些沉郁。

    长孙无忌、房玄龄、唐俭、高士廉等几位心腹重臣分列左右,殿内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太子将房遗直调入了出版司,任了个主事之职,诸位爱卿如何看?” 李世民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却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房遗直是房玄龄的长子,为人方正,颇有才干。

    太子此举,无疑是在拉拢房玄龄,同时也是在向朝中传递一个信号,他要重用有才干的年轻官员。

     长孙无忌率先开口道:“陛下,太子殿下新掌出版司,正是用人之际。

    房遗直乃房相之子,素有贤名,由他辅佐太子,想来也是好事。

    出版司事关教化,责任重大,有房相长子在,也能让朝野上下更为放心。

    ” 他这话看似在夸赞,实则也是在点明,太子此举有其政治考量。

     房玄龄闻言,出列躬身道:“陛下,犬子顽劣,蒙太子殿下不弃,委以重任,实乃犬子之幸。

    臣必当严加管教,令其恪尽职守,不敢有负太子殿下与陛下之厚望。

    ” 他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感谢,也表明了立场。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目光转向其他几人。

     唐俭沉吟片刻,说道:“陛下,出版司乃新生事物,其权责之重,前所未有。

    太子殿下虽有奇思妙想,但毕竟年轻,于政务之上,经验尚浅。

    若能有老成持重之人从旁辅佐,或更为稳妥。

    ” 高士廉也点头附和:“唐相所言甚是。

    出版司不仅关乎书籍刊印,更牵动天下文人士子之心,不可不慎。

    若能遣一位得力干臣入内,既能襄助太子,亦能为陛下分忧。

    ” 李世民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房玄龄身上,缓缓说道:“玄龄,朕看,不如就由朝廷再委派一人,入出版司担任侍郎之职,与太子一同打理。

    一来,可以分担太子肩上之重担;二来,太子毕竟是储君,日后要治理天下,这出版司,便当做是他历练政务,培养治国能力的一块试验田。

    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