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这,才是这件事背后,真正的大风暴!

关灯
觉! “殿下圣明!”房玄龄由衷地赞叹道,“老臣,正是想与殿下探讨此事之影响。

    不知殿下,如何看待?” 李承乾却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扬声道:“来人,传房遗直。

    ” 很快,房遗直便恭敬地走了进来。

     李承乾指着房玄龄,对他说道:“你父亲大人,正在与本宫商议九成宫刺杀案。

    遗直,你来说说,你觉得此事,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房遗直愣了一下,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又看了一眼太子,沉思片刻后,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回殿下,臣以为,此事最大的影响,在于禁军防卫。

    阿史那结社率能以区区百人,直闯御前,说明宫中,乃至整个禁军体系,都存在着巨大的疏漏。

    臣以为,事后朝廷必然会以此为戒,彻查禁军,罢黜尸位素餐之辈,加强京城与宫城的防卫等级。

    同时,对阿史那结社率这样的突厥降将,也必然会严加看管,削其兵权,以防再有此类事件发生。

    ”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也算是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然而,李承乾听完,却是摇了摇头。

     “遗直,你想得,还是太浅显了。

    ” 他站起身,不疾不徐道:“禁军疏漏,将领任用,这些都只是皮毛。

    这件事,真正捅破的,是一层窗户纸。

    它影响最大的,是如何安置十万归降我大唐的突厥人!这个才是重中之重。

    ” “这,才是动摇国本的大策!” 此言一出,房遗直当场愣住,而房玄龄也是颔首。

     “本宫记得,早些年,我大唐大破东突厥,颉利可汗被俘,其麾下部落,数以十万计,尽数归降。

    当时,朝堂之上,为了如何安置这些突厥人,曾有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辩论。

    ” 他转头看向房玄龄,缓缓道:“一方,是以魏征魏大人为首。

    魏大人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人面兽心,自古便是中原祸患,就算不将他们赶尽杀绝,也应该将其放归漠北塞外,任其自生自灭,绝不可留在心腹之地,以防‘五胡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