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良策?
关灯
小
中
大
声。
龙椅之上,李世民面无表情,目光如渊,让人看不出丝毫喜怒。
果然,朝会刚刚开始,礼部尚书还没来得及奏报秋祭的仪典规章,便被一个激昂的声音打断了。
“臣,给事中许敬宗,有本启奏!” 只见许敬宗手持笏板,快步走出:“陛下,九成宫一事,人神共愤!此皆因朝廷以往对归降之突厥部落,推行‘羁縻之策’,太过怀柔,养虎为患所致!臣以为,此国策不改,我大唐边境,乃至心腹之地,永无宁日!请陛下三思!” 此言一出,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整个朝堂,瞬间嗡然。
“臣,附议!” “臣,亦附议!” 一时间,数名或与突厥有旧怨、或对羁縻政策早有不满的官员,纷纷出列。
就在此时,一个清瘦而倔强的身影,从文官队列的最前方,缓缓走了出来。
正是魏征。
他手持笏板,对着龙椅上的李世民,深深一揖。
“陛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乃古之明训。
戎狄之性,贪婪如狼,野蛮如兽,不可以常理度之,不可以德化感之。
今阿史那结社率之叛,便是明证。
” “老臣昔日便曾言,当效仿汉武驱逐匈奴之策,将归降之突厥部落,悉数迁回漠北塞外之地,划地而治,任其自生自灭。
如此,方能永绝后患,保我中原万世平安。
今日之祸,正应老臣当年之言。
恳请陛下,当机立断,拨乱反正!” 魏征的话,掷地有声。
李世民听完,面色依旧沉静,他缓缓开口,声音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魏卿之言,朕知晓了。
只是,数十万之众,尽数驱逐,恐非一日之功,亦恐再生事端。
不知……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良策?” 他将问题,抛给了整个朝堂。
话音刚落,中书侍郎岑文本出列道:“陛下,魏大人之策,虽能解一时之危,却恐有伤天朝怀柔之恩德,亦会将这数十万本已归心之众,再度推向我大唐之对立面。
臣以为,堵不如疏。
” “臣之策,在‘分化’与‘同化’。
” “当效仿昔日汉宣帝瓦解匈奴之法,将其部落,尽数打散,分迁至我大唐各州、县。
将其部众,
龙椅之上,李世民面无表情,目光如渊,让人看不出丝毫喜怒。
果然,朝会刚刚开始,礼部尚书还没来得及奏报秋祭的仪典规章,便被一个激昂的声音打断了。
“臣,给事中许敬宗,有本启奏!” 只见许敬宗手持笏板,快步走出:“陛下,九成宫一事,人神共愤!此皆因朝廷以往对归降之突厥部落,推行‘羁縻之策’,太过怀柔,养虎为患所致!臣以为,此国策不改,我大唐边境,乃至心腹之地,永无宁日!请陛下三思!” 此言一出,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整个朝堂,瞬间嗡然。
“臣,附议!” “臣,亦附议!” 一时间,数名或与突厥有旧怨、或对羁縻政策早有不满的官员,纷纷出列。
就在此时,一个清瘦而倔强的身影,从文官队列的最前方,缓缓走了出来。
正是魏征。
他手持笏板,对着龙椅上的李世民,深深一揖。
“陛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乃古之明训。
戎狄之性,贪婪如狼,野蛮如兽,不可以常理度之,不可以德化感之。
今阿史那结社率之叛,便是明证。
” “老臣昔日便曾言,当效仿汉武驱逐匈奴之策,将归降之突厥部落,悉数迁回漠北塞外之地,划地而治,任其自生自灭。
如此,方能永绝后患,保我中原万世平安。
今日之祸,正应老臣当年之言。
恳请陛下,当机立断,拨乱反正!” 魏征的话,掷地有声。
李世民听完,面色依旧沉静,他缓缓开口,声音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魏卿之言,朕知晓了。
只是,数十万之众,尽数驱逐,恐非一日之功,亦恐再生事端。
不知……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良策?” 他将问题,抛给了整个朝堂。
话音刚落,中书侍郎岑文本出列道:“陛下,魏大人之策,虽能解一时之危,却恐有伤天朝怀柔之恩德,亦会将这数十万本已归心之众,再度推向我大唐之对立面。
臣以为,堵不如疏。
” “臣之策,在‘分化’与‘同化’。
” “当效仿昔日汉宣帝瓦解匈奴之法,将其部落,尽数打散,分迁至我大唐各州、县。
将其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