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太子,你……可有良策?

关灯
孙无忌这等文臣之首,则几乎没怎么动筷。

    他们只是象征性地喝了两口粥,心思却全不在这饭菜之上。

    他们的目光,或明或暗地交汇,用眼神交流着彼此的惊疑与揣测。

    陛下此举,看似体恤,实则高深莫测,他究竟是想借此缓和气氛,还是想借这难得的“非正式”场合,看一看众人最真实的想法? 在这诡异的安静中,魏王李泰,心中却在冷笑。

    他慢条斯理地吃着,姿态优雅,尽显亲王贵气,但那双藏在肥肉下的眼睛,却像毒蛇一般,死死地锁定着不远处那个沉默的身影——太子,李承乾。

     从朝会开始到现在,无论争论多么激烈,李承乾都像一尊没有生命的雕塑,垂着眼帘,一言不发。

    这份镇定,在李泰看来,便是心虚,是怯懦! 昨夜杜荷之言,犹在耳边。

    争!抢!不能等! 一个绝妙的、将太子架在火上烤的毒计,在他心中酝酿成型。

     时机到了。

     李泰缓缓放下了手中的玉箸,用一方洁白的锦帕,仔仔细细地擦了擦嘴角油光,那张肥胖的脸上,挤出一个看似恭敬敦厚的笑容。

     他霍然起身,这突兀的动作,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先是转向李世民,朗声道:“父皇。

    ” “父皇体恤臣等,赐下御宴,此等恩德,旷古未有,儿臣感激涕零。

    ”他先不急着入正题,而是先狠狠地拍了一下李世民的马屁。

     随后,他话锋一转,目光直勾勾地投向了李承乾,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整个大殿:“儿臣以为,这突厥之策,关乎国本,我等凡夫俗子,争论不休,也难有定论。

    驱逐之策,失之刚硬,有伤天和;同化之策,失之绵软,恐养后患。

    左右为难,皆因我等,眼界有限,思虑不周。

    ” 他这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既点明了困局,又将所有人都囊括了进去,让人挑不出毛病。

     紧接着,他脸上笑容更盛,语气也变得更加“诚恳”: “不过,儿臣以为,我等多虑了。

    我